信用的博弈分析及信用缺失治理

被引:6
作者
田侃 [1 ]
崔萌萌 [2 ]
机构
[1]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
[2]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信用; 契约; 博弈; 信用治理;
D O I
10.19795/j.cnki.cn11-1166/f.2007.09.011
中图分类号
F203 [生产行业管理];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20201 ; 0701 ; 070104 ;
摘要
信用的本质是契约关系,而契约的遵守是需要保证条件的,这种条件的实现无论是从个人还是企业主体方面讲,都显现出政府信用的影响。本文试图通过对信用主体的博弈分析,指出我国经济转轨过程中出现的信用扭曲和信用危机等问题的根源是制度性的,提出改善我国信用状况的路径选择是发挥政府的核心作用,并就信用缺失问题提出了治理机制安排。
引用
收藏
页码:63 / 6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信用制度的博弈分析 [J].
曲玥 ;
张群 .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06, (06) :117-122
[2]   论重复博弈与诚信机制的建立 [J].
王征 .
理论学刊, 2006, (05) :42-43
[3]   博弈论框架下的信用缺失探析 [J].
温军 ;
安鹏 .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01) :45-48
[4]   现阶段我国信用问题的表现、原因及治理对策 [J].
李国平 ;
邓继斌 ;
叶汉生 .
金融论坛, 2001, (11) :16-21+61
[5]   我国企业信用的现状、成因及治理对策 [J].
耿立新 ;
张辉 .
西安金融, 2001, (04) :36-37
[6]   市场经济必须是信用经济 [J].
王大用 .
中国投资, 2001, (04) :15-19
[7]   产权缺陷与伦理冲突 [J].
刘伟 .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00, (03) :5-10
[8]  
王国顺, 著.交易、治理与经济效率[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