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耕地多目标适宜性评价及空间布局研究

被引:43
作者
关小克
张凤荣
郭力娜
赵婷婷
机构
[1]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基金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耕地; 适宜性评价; 空间; 布局;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01.21 [耕地管理与保护];
学科分类号
083306 ; 0903 ;
摘要
从土地具有多宜性和耕地具有多功能性的角度出发,构建了耕地自然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经济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和生态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北京市自然、社会、经济资料及图形资料,运用GIS地理空间分析功能,通过对评价要素的空间叠加、计算,评价了北京市耕地不同利用目标下的适宜性级别和面积,结合不同的发展阶段耕地承担的不同功能,对耕地的多目标利用类型做了分析。结果表明:耕地自然适宜性高、中、低的面积分别为1207.65km2、920.16km2、193.99km2;耕地经济适宜性高、中、低的面积分别为:1077.86km2、1002.55km2、241.39km2;耕地生态适宜性高、中、低的面积分别为1170.46km2、1044.25km2、107.09km2。为了体现耕地多目标适宜的弹性空间,设计了经济效益型、社会效益型、生态效益型3种方案,并对不同的发展目标下的投入水平做了探讨,评价结果可为城市新增建设用地的时空配置提供参考。
引用
收藏
页码:580 / 587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基于生态位适宜度的土地生态经济适宜性评价 [J].
俞艳 ;
何建华 .
农业工程学报, 2008, (01) :124-128
[2]   生态位适宜度方法在基于GIS的耕地多宜性评价中的应用 [J].
于婧 ;
聂艳 ;
周勇 ;
何佑勇 .
土壤学报, 2006, (02) :190-196
[3]   县域耕地的样地法评价 [J].
侯华丽 ;
郧文聚 ;
朱德举 ;
刘瑞平 ;
刘丽 ;
陈银 .
农业工程学报, 2005, (11) :62-67
[4]   土地管理如何贯彻科学发展观 [J].
蔡运龙 .
中国土地, 2005, (06) :15-16
[5]   黄土高原土地资源生态经济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初步研究 [J].
李春越 ;
谢永生 .
水土保持通报, 2005, (02) :53-56
[6]   山东省土地适宜性空间分析及其优化配置研究 [J].
郑宇 ;
胡业翠 ;
刘彦随 ;
赵庚星 .
农业工程学报, 2005, (02) :60-65
[7]   北京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的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规划之我见 [J].
张凤荣 ;
安萍莉 ;
孔祥斌 .
中国土地科学, 2005, (01) :10-16
[8]   基于GIS的湘中紫色土丘陵地区土地适宜性评价——以衡南县谭子山镇紫色土综合治理试验区为例 [J].
谢树春 ;
赵玲 .
经济地理, 2005, (01) :101-105
[9]   中国现阶段后备耕地资源经济供给能力分析 [J].
张迪 ;
张凤荣 ;
安萍莉 ;
刘黎明 .
资源科学, 2004, (05) :46-52
[10]   耕地对农民的效用考察及耕地功能分析 [J].
霍雅勤 ;
蔡运龙 ;
王瑛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4, (03) :107-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