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心络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对内皮功能的影响

被引:34
作者
钱孝贤 [1 ]
陈燕铭 [1 ]
刘勇 [1 ]
周彬 [1 ]
陈璘 [1 ]
吴伟康 [2 ]
机构
[1]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心血管内科
[2] 中山大学中西医结合研究所
关键词
通心络; 心绞痛; 一氧化氮; 内皮缩血管肽1;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丙二醛;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59 [现代医学内科疾病];
学科分类号
100506 ;
摘要
目的:探讨通心络胶囊对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内皮细胞功能的作用。方法:124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分为消心痛组41例,通心络组43例,通心络联合消心痛治疗组40例(通心络联合组)。观察3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检测血中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MDA)水平的变化,并与35例健康者比较。结果:消心痛组、通心络组和通心络联合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73.17%、85.00%和88.37%,后两组与消心痛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前3组血中NO水平和SOD活性明显低于健康人,而ET-1和MDA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人(P<0.05)。治疗后,通心络和通心络联合组患者NO水平和SOD活性明显升高,而ET-1和MDA水平明显下降。而消心痛组患者在治疗后,除NO水平明显升高外(P<0.05),SOD活性、ET-1和MDA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通心络可有效改善稳定型心绞痛的发作,其机制可能与提高NO水平、保护SOD、抑制ET-1和MDA的产生有关。
引用
收藏
页码:1698 / 1701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其抑制剂在家兔血管成形术后血管重构中的作用 [J].
张子新 ;
曾定尹 ;
王绽菲 .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2005, (08) :1503-1507
[2]   通心络改善缺血心肌供血的NO机制研究 [J].
赵明奇 ;
刘艳 ;
赵丹洋 ;
吴伟康 .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03, (06) :43-45
[3]   四逆汤抗犬急性心肌缺血的实验研究 [J].
罗汉川 ;
黄河清 ;
刘晓霞 ;
陈建萍 ;
谭红梅 ;
杨辉 ;
唐铁军 ;
梁天文 ;
吴伟康 .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1999, (11) :35-37
[4]   增强型体外反搏对冠心病患者血清一氧化氮和丙二醛的影响 [J].
钱孝贤 ;
吴伟康 ;
郑振声 ;
詹澄扬 ;
余步云 ;
汤美安 ;
张苗青 ;
赵顺卿 ;
罗汉川 ;
陈国庆 .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1999, (01) :14-16
[5]   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研究 [J].
徐贵成,高荣林,吴以岭,刘俊玲,高学东,李辉 .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1997, (07) :414-416
[6]   Antioxidants and endothelium protection [J].
Praticò, D .
ATHEROSCLEROSIS, 2005, 181 (02) :215-224
[7]  
Nitrates and no release: contemporary aspects in biological and medicinal chemistry[J] . Gregory R.J. Thatcher,Adrian C. Nicolescu,Brian M. Bennett,Violeta Toader.Free Radical Biology and Medicine . 2004 (8)
[8]   Nitric oxide in vascular biology [J].
Walford, G ;
Loscalzo, J .
JOURNAL OF THROMBOSIS AND HAEMOSTASIS, 2003, 1 (10) :2112-2118
[9]  
Molecular and Cellular Mechanism of Endothelin Regulation: Implications for Vascular Function[J] . Tomoh Masaki,Sadao Kimura,Masashi Yanagisawa,Katsutoshi Goto.Circulation . 1991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