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犯的目的研究

被引:12
作者
彭辅顺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北京
关键词
目的犯; 目的结构; 直接故意目的; 特定犯罪目的; 刑法评价;
D O I
10.16494/j.cnki.1002-3933.2004.11.010
中图分类号
D914 [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4 ; 030609 ;
摘要
目的犯的目的是指目的犯行为人希望通过实施犯罪行为以达到某种结果的心理态度。这种心理态度是由具有不同心理内容的直接故意目的和特定犯罪目的构成的。其中 ,直接故意目的就是直接故意中的意志因素 ,其是否实现影响目的犯是构成既遂 ,还是未遂 ;特定犯罪目的是行为人所追求的超出直接故意意志因素的最终结果 ,其是否实现虽不影响目的犯是否完成 ,但当特定目的实现行为本身独立构成犯罪时 ,应以处理牵连犯的原则来对之进行刑法上的评价。
引用
收藏
页码:48 / 5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略论我国刑法的目的犯 [J].
陈立 .
法学杂志, 1989, (04) :18-19
[2]  
变动中的刑法思想[M].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柯耀程, 2003
[3]  
刑法论丛[M]. 法律出版社 , 高铭暄, 2002
[4]  
刑法学[M]. 法律出版社 , 张明楷 著, 1997
[5]  
刑法哲学[M].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陈兴良著, 1992
[6]  
刑法学词典[M]. 上海翻译出版公司 , (日)木村龟二主编, 1991
[7]  
中国刑法学[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高铭暄主编, 1989
[8]  
刑法学专论[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甘雨沛 主编, 1989
[9]  
犯罪构成的一般学说[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苏)特拉伊宁(А.Н.Траинин)著, 1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