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本土组织的家庭隐喻及网络治理机制——基于泛家族主义的视角

被引:33
作者
胡国栋
机构
[1] 东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关键词
中国社会; 组织隐喻; 家族主义; 网络治理;
D O I
10.19581/j.cnki.ciejournal.2014.10.008
中图分类号
F276.5 [私营企业];
学科分类号
1202 ; 120202 ;
摘要
隐喻对组织研究具有重要的预设和暗示作用,影响组织研究范式的选择及管理实践的效果。在华人社会,受"泛家族主义"文化传统影响,组织往往被隐喻为兼具自然关系和社会关系的家庭。中国本土组织的这种家庭隐喻与西方组织研究的传统理性思维方式形成鲜明对比,将组织视为一种温情而积极的存在,重塑了组织的概念和功能并推动组织观念的后现代变革。在"泛家族主义"的关系取向、大数据时代计算机信息网络技术和转型经济制度综合互动的情境下,中国本土组织围绕具有"差序结构"的情感需要和利益诉求,建构了信任、价格和权威三者主导,由彼此互动与协同的感召机制、交换机制和惩戒机制构成的立体网络治理机制。该机制实现了情感逻辑与计算逻辑的相互嵌入和平衡发展,因其自组织能力而在后工业社会中具有高度适应性,但泛家族主义的特殊取向也产生了关系锁定、降低组织公平感和代理能力等消极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97 / 109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情感与计算:组织中的逻辑悖论及其耦合机制 [J].
高良谋 ;
胡国栋 .
中国工业经济, 2013, (08) :96-108
[2]   中国网络组织:网络封闭和结构洞的悖论 [J].
罗珉 ;
高强 .
中国工业经济, 2011, (11) :90-99
[3]   家族主义经营——对日本战前企业雇佣制度的考察 [J].
吴佩军 .
史学集刊, 2010, (03) :76-82
[4]   中国管理之自然系统特质 [J].
罗家德 ;
王竞 .
管理学家(学术版), 2008, 1 (01) :58-70+98
[5]   网络组织──更具环境适应能力的新型组织模式 [J].
林润辉 ;
李维安 .
南开管理评论, 2000, (03) :4-7
[6]   网络组织:超越市场与企业两分法 [J].
贾根良 .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1998, (04) :14-20
[7]  
组织与管理[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美) 巴纳德, 2009
[8]  
儒教与道教[M]. 人民日报出版社 , (德) 韦伯, 2007
[9]  
人情、面子与权力的再生产[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翟学伟著, 2005
[10]  
中国人的心理与行为:本土化研究[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杨国枢著,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