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中“国家行为”研究

被引:1
作者
谭明方
机构
[1]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哲学院
关键词
农村土地制度; 国家行为; 主体意志; 农民; 人民公社; 承包制; 集体所有权;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1.1 [土地问题];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5 ;
摘要
建国以后,我国的农村土地制度一直是由国家主导确立的。六十多年来,"国家行为"发生过三次类型转变,即20世纪50年代初期转向以巩固政权为取向,70年代末转向以发展经济为取向,21世纪初转向以道德正义为取向;相应地,我国的农村土地制度也发生过三次类型变化:从人民公社制转向农户承包制,再转向农民集体所有权。"国家行为"每一次转变后的价值取向特征表明,我国农村土地制度中必定会存在"主体不清、权能残缺、权利不明"问题,并且国家不可能认真去解决。2013年以来,"国家行为"正在发生第四次类型转变,即转向以公正平等为价值取向的类型;强调健全制度特别是健全法律制度成为国家统治类型的主要特征。因此,国家认真解决农村土地制度中的"主体不清、权能残缺、权利不明"问题,建立"归属清晰、权能完整、流转顺畅、保护严格"的农村土地制度及相应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才成为了可以期待的事情。
引用
收藏
页码:536 / 548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43 条
[1]   如何做到耕者有其田 [J].
贺雪峰 .
文化纵横, 2012, (04) :60-62
[2]   深化以产权明晰为核心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J].
党国英 .
农村工作通讯, 2010, (07) :37-39
[3]   农地产权制度变迁中的地方政府行为分析——基于“两田制”实践问题的实证分析 [J].
刘卫军 ;
赵敏娟 .
陕西农业科学, 2010, 56 (02) :165-167
[4]   中国农村集体土地制度的创新 [J].
杨继瑞 .
学术月刊, 2010, 42 (02) :63-72
[5]   土地所有制改革方向 [J].
秦晖 .
商界(评论), 2009, (01) :78-79
[6]   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效率分析——国家视角 [J].
赵德起 .
农业技术经济, 2007, (06) :72-80
[7]   农村土地国有化的必要性与可能性探析 [J].
刘云生 .
河北法学, 2006, (05) :64-66+100
[8]   论中国农地制度改革 [J].
蔡继明 .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03) :7-14+127
[9]   当前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现状与问题 [J].
党国英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 (04) :8-18
[10]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模式比较和方案选择 [J].
周天勇 .
山东经济战略研究, 2004, (10) :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