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三大块区域协调互动机制与四类主体功能区的形成

被引:27
作者
孙红玲
机构
[1] 湖南商学院经贸学院
关键词
人与自然和谐; 区域协调发展; 主体功能区; 互动机制;
D O I
10.19581/j.cnki.ciejournal.2008.10.002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摘要
本文认为基于区域协调与生态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主体功能区布局作为区划理论与规划方式的创新具有较强指导意义,但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机制决定于利益驱动而不是主体功能区布局;主张将综合区竞争发展与类型区有序开发的特点结合起来,构建沿海帮助内地、生态"受益区"与"贡献区"互补的泛珠三角、泛长三角和大环渤海"三大块"横向区域财政经济利益共同体,从而促进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的形成,即采取"3+4"方案一揽子解决日益严重的地区差距拉大与生态功能弱化等共性问题。
引用
收藏
页码:12 / 22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教育、人力资本与地区经济差异 [J].
姚先国 ;
张海峰 .
经济研究, 2008, (05) :47-57
[2]   中国区域财政横向均衡与均等化分配模型 [J].
孙红玲 .
中国工业经济, 2007, (12) :61-68
[3]   中国区域财政横向均衡制度研究 [J].
孙红玲 ;
刘长庚 .
中国工业经济, 2007, (03) :39-46
[4]   主体功能区的操作问题与解决办法 [J].
张可云 .
中国发展观察, 2007, (03) :26-27
[5]   对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的冷思考 [J].
魏后凯 .
中国发展观察, 2007, (03) :28-30
[6]   论中国经济区的横向划分 [J].
孙红玲 ;
刘长庚 .
中国工业经济, 2005, (10) :29-36
[7]   关于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J].
路甬祥 .
环境保护, 2005, (03) :18-22
[8]  
中国横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M]. 经济科学出版社 , 孙红玲, 2007
[9]  
“十一五”规划战略研究[M].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 马凯主编, 2005
[10]  
西方财政思想史[M]. 经济科学出版社 , 毛程连主编,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