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河流域近两千年人—水—生态演变研究进展

被引:12
作者
陆志翔 [1 ,2 ]
肖洪浪 [1 ]
Wei Yongping [3 ]
邹松兵 [1 ]
任娟 [1 ]
张志强 [4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内陆河流域生态水文重点实验室/甘肃省黑河生态水文与流域科学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大学
[3] Australia China Centre on Water Resources Research,the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4] 中国科学院兰州文献情报中心
关键词
流域科学; 人—水—生态协同演化; 数据挖掘方法; 动力学模型; 社会水文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44 [区域水文地理];
学科分类号
081501 ;
摘要
理解流域历史时期的人—水—生态演变过程和规律,对其当前和未来的管理规划极为重要。通过梳理近几十年来有关学者对西北干旱区典型内陆河流域——黑河流域过去2 000年的水环境、人类活动、生态环境演变及其耦合研究等方面的成果,发现单个方面的研究均已较为普遍和成熟,并且积累了大量的素材和数据,但是缺乏以流域为单元,从长时间尺度综合考虑人—水—生态相互作用,定量分析人—水—生态协同演化过程的研究成果。今后的研究,一是应当着重于数据挖掘方法的探索,对已有成果进一步挖掘并进行对比和校正,构建一套长时间序列的可靠的人类活动、水文和生态数据集;二是应当着重于动力学模型的构建,增加生态—水文系统与人类活动的互馈机制描述,刻画人—水—生态的协同演化过程,从而达到通过揭示流域过去2 000年的人—水—生态协同演化过程,为流域当前和未来的管理提供历史镜鉴,为国内外的其他类似流域提供参考。社会水文学的提出无疑将极大地促进流域人—水—生态演变研究的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396 / 406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70 条
[1]   黑河流域分水政策制度变迁分析 [J].
钟方雷 ;
徐中民 ;
窪田顺平 ;
李佳 ;
秋山知宏 .
水利经济, 2014, 32 (05) :37-42+73
[2]   黑河流域水资源管理制度历史变迁及其启示 [J].
赵海莉 ;
张志强 ;
赵锐锋 .
干旱区地理, 2014, 37 (01) :45-55
[3]   黑河中游历史时期人类活动强度定量评价——以明、清及民国时期为例 [J].
汪桂生 ;
颉耀文 ;
王学强 .
中国沙漠, 2013, 33 (04) :1225-1234
[4]   黑河流域汉代垦殖绿洲空间分布重建 [J].
颉耀文 ;
余林 ;
汪桂生 ;
王学强 ;
史志林 .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49 (03) :306-312+319
[5]   明代以前黑河流域耕地面积重建 [J].
汪桂生 ;
颉耀文 ;
王学强 ;
余林 ;
史志林 .
资源科学, 2013, 35 (02) :362-369
[6]   历史维度下河西走廊水资源利用管理探讨 [J].
王忠静 ;
张景平 ;
郑航 .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2013, 11 (01) :7-11+22
[7]   基于网格化模型的黑河流域中游历史时期耕地分布模拟 [J].
颉耀文 ;
王学强 ;
汪桂生 ;
余林 .
地球科学进展, 2013, 28 (01) :71-78
[8]   近代西北干旱内陆河区灌溉水管理制度评析——以甘肃省河西地区为例 [J].
吴晓军 .
甘肃理论学刊, 2012, (02) :143-150
[9]   黑河中游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管理的历史演变 [J].
钟方雷 ;
徐中民 ;
程怀文 ;
盖迎春 .
冰川冻土, 2011, (03) :692-701
[10]   历史时期黑河流域水土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J].
张景霞 .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06) :8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