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思考

被引:50
作者
陈述彭
黄翀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
关键词
文化遗产; 数字考古; 古环境; 环境遥感监测; 格网信息系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K879 [美术考古];
学科分类号
060107 ;
摘要
经济建设发展与文化遗产保护之间的紧张关系到处存在。既不能以牺牲珍贵文物为代价,换取旅游业的发展,也不能因为保护而拒游客于门外。为此重申“中国原则”,即以“实现人类文明延续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为准则。对石窟文化的保护,初步解决了游客拥挤对壁画、彩塑的潜在威胁,加强了对风沙侵蚀危害的防范,但仍然面临许多社会和自然环境问题。古城遗址的发现,涉及对古环境反演的科学问题。利用考古发掘的丰富信息,联系古自然环境变化和人文影响、物质传播的大背景,可能有助于开豁诠释、论证古代文明和古文化的新思路。破解中原许多古城遗址之谜,也需要从重建、虚拟古环境着手。古建筑的修复或重建,既要遵循“修旧如旧”的原则,也要考虑适应现代环境与生态功能,适度采用现代新工艺和新材料。考古发掘、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运用环境遥感监测技术,不乏成功先例。作者建议,进一步推广田间考古格网的经验,构建多层次的格网管理信息系统,促进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能力建设与现代化。
引用
收藏
页码:489 / 498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访墨西哥的世界遗产 [J].
罗哲文 .
现代城市研究, 2004, (06) :30-31
[2]   罗布泊盐湖古环境信息遥感研究方法 [J].
谢连文 ;
李锋 ;
邓国武 .
遥感信息, 2003, (04) :2-4+19
[3]  
二里头遗址发现夏代车辙[N]. 桂娟.光明日报. 2004
[4]  
三星堆文化大猜想[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苏三著, 2004
[5]  
殷墟文化研究[M]. 武汉大学出版社 , 杨宝成著, 2002
[6]  
敦煌学十八讲[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荣新江著, 2001
[7]  
三星堆文化探秘及《山海经》断想[M]. 昆仑出版社 , 刘少匆著, 2001
[8]  
中国雷达遥感图像分析[M]. 科学出版社 , 郭华东主编, 1999
[9]  
中国保护世界遗产进步巨大 .2 新华社.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