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全民记忆”——“城市记忆工程”中的社会参与

被引:13
作者
聂勇浩
熊健怡
机构
[1] 中山大学资讯管理学院
关键词
城市记忆工程; 社会参与; 全民记忆;
D O I
10.16065/j.cnki.issn1002-1620.2016.01.015
中图分类号
G27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1205 ; 120502 ;
摘要
"城市记忆工程"要真正发挥保存全民集体记忆的作用,社会力量的全面、深入参与是必不可少的关键因素。通过系统整理公开报道的实践案例可以发现,市民、专家、民间档案收藏者等个体参与者,以及媒体、社区和社会组织、企业、教育机构等机构参与者在"全民记忆"的建构、保存、保护和传承等阶段均可以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参照"城市记忆工程"中社会参与的现状,档案馆应当在制度保障、工作重心转换、建设档案保存网络等方面积极推动社会力量的有效参与。
引用
收藏
页码:91 / 9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关于“武汉工商业家族口述历史” [J].
何祚欢 .
武汉文史资料, 2013, (01) :38-38
[2]   2002-2011年我国城市记忆工程研究综述 [J].
娄晶晶 .
兰台世界, 2012, (35) :52-53
[4]  
四个档案范式——1840年以来西方档案观念与战略的变化[J]. 上海档案. 2012 (05)
[5]   “城市记忆工程”开展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J].
丁华东 ;
尹雪梅 .
档案管理, 2011, (05) :50-53
[6]  
“青岛街里/城市记忆”摄影大赛获奖作品选登[J]. 隋以进.青岛画报. 2010(11)
[8]   八张明信片拼成大连市全景图 [J].
李文鹏 .
兰台世界, 2009, (17) :11-11
[9]  
老地名不再随老街巷改造而消失[N]. 赵晓林.中国社会报. 2010 (004)
[10]  
大同一市民自家小屋办票证档案馆 .2 郭斌. http://www.sx.xinhuanet.com/newscenter/2010-01/06/content18701432.htm .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