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技术”发展史

被引:115
作者
郭文革
机构
[1]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
关键词
媒介技术; 教育的技术发展史; 符号; 载体; 复制方式; 传播特征;
D O I
10.19355/j.cnki.1671-9468.2011.03.012
中图分类号
G40-057 [教育技术学];
学科分类号
040110 ;
摘要
本文在媒介技术史和教育史的基础上,提出一个教育的"技术"发展史的分析框架,试图在历史发展的脉络中寻找"技术"影响教育发展的规律,解读"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的革命性影响"。本文首先提出从符号、载体、复制方式和传播特征等四个方面来界定一种"媒介技术"。其次,利用这个四维度的"媒介技术"定义,分析了人类媒介发展的五个历史阶段——口传、手工抄写、印刷、电子传播和数字传播。第三,在教育史和媒介发展史提供的大量历史证据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教育的"技术"发展史的分析框架。教育的"技术"发展史提示我们,一种"新媒介"技术的出现改变了人类记录和表达"事实"的方式,并进而引起了学术探索和教育传播的变革。
引用
收藏
页码:137 / 157+192 +192
页数:22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教学技术与媒体.[M].(美) 斯马尔蒂诺 (Smaldino;S.E.) 等; 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  
教育传播学.[M].南国农;李运林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  
书籍的历史.[M].(法)弗雷德里克·巴比耶(FredericBarbier)著;刘阳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4]  
世界史纲.[M].(英)H·G·韦尔斯著;曼叶平;李敏译;.北京燕山出版社.2004,
[5]  
童年的消逝.[M].(美)尼尔·波兹曼(NeilPostman)著;吴燕莛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6]  
帝国与传播.[M].(加)哈罗德·伊尼斯著;何道宽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7]  
传播的偏向.[M].(加)哈罗德·伊尼斯(HaroldInnis)著;何道宽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8]  
阅读史.[M].(加)阿尔维托·曼古埃尔(AlbertoManguel)著;吴昌杰译;.商务印书馆.2002,
[9]  
昆体良教育论著选.[M].[(古罗马)昆体良著];任钟印选译;.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10]  
世界史纲.[M].(英)赫·乔·韦尔斯(H.G.Wells)著;吴文藻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