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经济因素对乡村聚落区位影响的适宜性评价分析——以云南环洱海地区为例

被引:14
作者
李君 [1 ]
武友德 [2 ,3 ]
张磊 [4 ]
陈长瑶 [4 ]
机构
[1] 云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2] 云南师范大学云南华文学院
[3] 中国西南地缘环境与边疆发展协同创新中心
[4] 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
关键词
乡村聚落; 区位; 适宜性; 环洱海地区;
D O I
10.15957/j.cnki.jjdl.2016.08.028
中图分类号
F301.2 [土地管理、规划及利用];
学科分类号
083306 ; 0903 ;
摘要
以云南环洱海乡村聚落为研究区域,利用ArcGIS软件的空间分析和统计功能,对不同社会经济因素对乡村聚落的区位适宜性等级和分值进行测度,得出以下结论:全区乡村聚落区位受社会经济因素影响较为明显,经济基础薄弱、人口稀少且交通便利的中小型聚落为该区聚落的主体,中心城区影响力在南部聚落区位选择中所发挥的作用远大于北部,城镇用地对聚落布局区位的影响随着与中心城镇间距离的增加而明显下降;多数聚落的区位条件相对较差,南部聚落的区位适宜性分值整体高于北部。根据测度结果,将乡村聚落优化模式分为城镇转化型、优先发展型、特色发展型、引导发展型及弃迁型等5种。
引用
收藏
页码:195 / 20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山区农村居民点区位影响因素识别与测度——以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五镇为例 [J].
邹利林 ;
王建英 .
资源科学, 2015, 37 (02) :265-271
[2]   黄土丘陵区乡村聚落时空演变特征及格局优化——以七里河区为例 [J].
李骞国 ;
石培基 ;
刘春芳 ;
魏伟 ;
吴娜 .
经济地理, 2015, 35 (01) :126-133
[3]   平原水乡乡村聚落空间分布规律与格局优化——以湖北公安县为例 [J].
郑文升 ;
姜玉培 ;
罗静 ;
王晓芳 .
经济地理, 2014, 34 (11) :120-127
[4]   基于区位条件分析的农村居民点整理模式选择 [J].
谢保鹏 ;
朱道林 ;
陈英 ;
白志远 .
农业工程学报, 2014, 30 (01) :219-227
[5]   基于区位势理论的农村居民点用地整治分区与模式 [J].
双文元 ;
郝晋珉 ;
艾东 ;
黄晓英 ;
张玲娥 ;
孟鹏 ;
朱传民 .
农业工程学报, 2013, 29 (10) :251-261+297
[6]   县域尺度下交通对乡村聚落景观格局的影响研究——以宿州市埇桥区为例 [J].
吴江国 ;
张小林 ;
冀亚哲 ;
李红波 .
人文地理, 2013, 28 (01) :110-115
[7]   山地—丘陵过渡区乡村聚落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J].
郭晓东 ;
张启媛 ;
马利邦 .
经济地理, 2012, 32 (10) :114-120
[8]   中国农村居民点用地变化的社会经济因素分析 [J].
冯长春 ;
赵若曦 ;
古维迎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2, 22 (03) :6-12
[9]   山区农村居民点分布的影响因素分析与布局优化——以彭水县保家镇为例 [J].
刘明皓 ;
戴志中 ;
邱道持 ;
刘建民 ;
郝威 .
经济地理, 2011, 31 (03) :476-482
[10]   基于GIS的农村居民点区位评价与空间格局优化 [J].
朱雪欣 ;
王红梅 ;
袁秀杰 ;
侯欣欣 .
农业工程学报, 2010, 26 (06) :326-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