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发展区位测度的理论与方法

被引:50
作者
王姣娥 [1 ,2 ]
焦敬娟 [3 ]
黄洁 [1 ]
金凤君 [1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3] 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区位; 信息技术; 大数据; 复杂网络; GIS;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512.3 [交通运输建设和发展];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082303 ; 1201 ; 0202 ;
摘要
交通建设所引致的区位条件改善对促进各类生产要素集聚和地方经济发展,重塑区域空间结构具有重要作用,因此,交通区位的测度一直是地理学的核心议题之一。随着交通网络的不断发展与完善以及新技术、新模式、新因素和新业态的出现,地方传统区位条件被重构,个人出行理念和模式发生了一系列变化。(1)交通区位的测度逐渐从依托空间位置和交通设施发展水平的传统地理区位扩展到依托网络连通性、可靠性与出行便捷性的"流空间"新区位;(2)研究对象从关注不同地方的区位特征扩展到关注群体出行规律和个体行为差异的微观区位选择;(3)研究内容从交通设施网络的可达性扩展到基于"门到门"的全链条出行服务;(4)大数据挖掘技术和GIS-T技术的发展也使得交通区位的测度朝着更加精确化和精准化的方向迈进。
引用
收藏
页码:666 / 676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42 条
[1]   环渤海地区临港石化产业集聚水平测度 [J].
韩增林 ;
杨文毅 ;
郭建科 ;
孙康 .
地理科学, 2017, 37 (08) :1135-1144
[2]   公共交通与私家车出行的通勤效率差异及影响因素——以北京都市区为例 [J].
韩会然 ;
杨成凤 ;
宋金平 .
地理研究, 2017, 36 (02) :253-266
[3]   中国城市人口流动网络研究——基于百度LBS大数据分析 [J].
蒋小荣 ;
汪胜兰 ;
杨永春 .
人口与发展, 2017, 23 (01) :13-23
[4]   国外交通地理学研究的知识图谱与进展 [J].
桂钦昌 ;
刘承良 ;
董璐瑶 ;
段德忠 .
人文地理, 2016, 31 (06) :10-18
[5]   信息渠道对城市居民迁居空间的影响——以南京为例 [J].
秦萧 ;
甄峰 .
地理研究, 2016, 35 (10) :1846-1856
[6]   社会感知视角下的若干人文地理学基本问题再思考 [J].
刘瑜 .
地理学报, 2016, 71 (04) :564-575
[7]   我国“互联网+”交通服务的演进与政策 [J].
赵光辉 .
中国流通经济, 2016, 30 (03) :39-48
[8]   上海市居民就业地迁移研究——基于手机信令数据的分析 [J].
王德 ;
朱查松 ;
谢栋灿 .
中国人口科学, 2016, (01) :80-89+127
[9]   基于客流特征的北京地铁站点类型识别 [J].
尹芹 ;
孟斌 ;
张丽英 .
地理科学进展, 2016, 35 (01) :126-134
[10]   北京市郊区居民汽车拥有和使用状况与活动空间的关系 [J].
塔娜 ;
柴彦威 .
地理研究, 2015, 34 (06) :1149-1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