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城市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公共管理理论和自然灾害学的结合下,传统的防灾减灾的概念、范畴和目标发生了变化。城市防灾在专业管理上从单一灾种管理转向综合灾害管理,再转向危机管理。城市防灾设施等硬件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转向重视设施的运行管理、制度建设和能力建设等方面。从灾害的分期管理上看,在重视灾害预防的基础上,采用企业风险管理方式,重视灾前的事先风险管理和灾后第一时间的先期应急响应。在灾害分级管理上,出现了强化常规状态下的部门管理的同时,趋向在特大灾害和导致进入紧急状态状况下的灾害事件的全政府型管理。政府的公共政策和管理行为趋向更合理的分工化和有适度的综合化。全政府参与型与全民参与构成社会应急应对网络。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通过事先契约型合作机制、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与财务型对策来减少政府的风险和加强民间的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