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耕还林、非农就业与农民增收——基于21省面板数据的双重差分分析

被引:144
作者
王庶
岳希明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
关键词
退耕还林; 非农就业; 农民增收; 倾向得分匹配; 双重差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49.2 [中国]; F323.6 [农业劳动力与农业人口]; F326.2 [林业];
学科分类号
020207 ; 1202 ; 120202 ; 020106 ; 020205 ; 1203 ; 0202 ; 120302 ;
摘要
退耕还林工程实施的最初目的在于遏制水土流失,但因同时影响农户收入和就业方式而具有经济效应。本文利用2006—2010年间国家统计局贫困监测调查数据,旨在评估退耕还林在农民增收、非农就业和扶贫开发等方面的政策效果。研究发现,首先,退耕还林后,包括退耕还林补贴在内的农民收入与退耕还林前相比有所增长,但如果不计退耕还林补贴,农户退耕后非农收入的增长刚好弥补因耕地减少而导致的收入损失,增收效果暂不明显;其次,从整体来看,退耕还林补贴主要集中于低收入农户,因此明显降低了农村居民收入的不平等程度;再次,在退耕后农户的就业取向上,不同收入群体之间存在显著差异,高收入农户倾向于从事林牧渔业经营活动,而中等收入农户倾向于外出务工,差异的产生与人群组间的内在特征有关;此外,工程暂且无法吸引退耕村非退耕户从事非农就业,带动效应不显著;最后,项目的脱贫效果随贫困标准的不同而存在差异,总体而言,脱贫效果显著。尽管农户增收主要来源于退耕补贴,但考虑其生态保护效应、非农就业促进效应、收入分配效应以及扶贫效应,退耕还林工程应当予以持续。在此过程中,如何促使退耕户实现稳定的非农就业,避免退耕户复垦是制度完善的关键。
引用
收藏
页码:106 / 119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30 条
[2]   退耕还林工程经济影响结构性分析 [J].
杨小军 ;
徐晋涛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8 (04) :12-19
[3]   退耕还林对农户经济影响的分析——以陕西省吴起县为例 [J].
李卫忠 ;
吴付英 ;
吴宗凯 ;
雷明军 ;
刘广亮 .
中国农村经济, 2007, (S1) :108-111+116
[4]   中国贫困标准与国际贫困标准的比较 [J].
王萍萍 ;
方湖柳 ;
李兴平 .
中国农村经济, 2006, (12) :62-68
[5]   退耕还林政策选择对农户收入的影响——以我国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为例 [J].
刘璨 ;
张巍 .
经济学(季刊), 2007, (01) :273-290
[6]   退耕还林经济影响再分析 [J].
易福金 ;
徐晋涛 ;
徐志刚 .
中国农村经济, 2006, (10) :28-36
[7]   退耕还林对非农就业的影响分析 [J].
易福金 ;
陈志颖 .
中国软科学, 2006, (08) :31-40
[8]   贫困、不平等和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 [J].
朱农 .
经济学(季刊), 2005, (04) :167-188
[10]   退耕还林工程:问题、原因与政策建议——四川省天全县100户退耕还林农户的跟踪调查 [J].
郭晓鸣 ;
甘庭宇 ;
李晟之 ;
罗虹 .
中国农村观察, 2005, (03) :7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