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仪式传播与参与主体性

被引:26
作者
张孝翠
机构
[1] 湖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关键词
传播; 主体性; 仪式传播;
D O I
10.13495/j.cnki.cjjc.2009.04.022
中图分类号
G206 [传播理论];
学科分类号
050302 ;
摘要
与人们心中根深蒂固的传递传播观相比,仪式传播观开辟了新视角。仪式传播突出了信息接收者的主体性。同时,又将接收者带入传播的仪式氛围,使其丧失主体性,达到对接收者的精神控制,从而建构传播发起者希望的秩序状态。此外,作为仪式传播客观效果之一的经济效益,从另一方面证明了仪式传播生命力之所在。
引用
收藏
页码:41 / 44+53 +5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传播是信息的传递,还是一种仪式?——关于传播“传递观”与“仪式观”的讨论 [J].
陈力丹 .
国际新闻界, 2008, (08) :44-49
[2]   仪式传播观浅议 [J].
朱杰 .
当代传播, 2007, (02) :18-19
[3]  
精神交往论[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陈力丹, 2008
[4]  
终极关怀[M].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 赵建国, 2008
[5]  
仪式过程[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黄剑波, 2006
[6]  
传播与社会影响[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法)加布里埃尔·塔尔德(GabrielTarde)著, 2005
[7]  
体验营销[M].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 马连福著, 2005
[8]  
古代希腊仪式文化研究[M].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 吴晓群著, 2000
[9]  
传播学教程[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郭庆光著, 1999
[10]  
詹姆斯.凯瑞,丁未,译. 作为文化的传播"媒介与社会"论文集 .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