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血吸虫病疫区表层水中酚类化合物的污染特征及潜在风险

被引:3
作者
吴正勇 [1 ,2 ]
赵高峰 [2 ]
周怀东 [2 ]
李科林 [1 ]
曾敏 [1 ]
李昆 [1 ,2 ]
张盼伟 [1 ,2 ]
郝红 [2 ]
机构
[1]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林学院
[2]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血吸虫病疫区; 表层水; 酚类化合物; 污染特征; 潜在风险;
D O I
10.13227/j.hjkx.2012.05.045
中图分类号
X832 [水质监测]; X820.4 [风险评价];
学科分类号
0804 ; 082803 ; 071012 ; 0713 ; 083002 ;
摘要
为研究典型血吸虫病疫区酚类化合物的污染现状,通过采集枯水期松澧洪道、藕池河下游和沱江这3条河的南县段27个表层水样,采用高灵敏的GC-MS/MS技术对水样中14种酚类化合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松澧洪道、藕池河下游和沱江表层水样中Σ酚类的浓度分别为878.05、148.36和594.49 ng.L-1.松澧洪道水样中Σ氯代酚的浓度为203.03 ng.L-1,Σ非氯代酚的浓度为97.21 ng.L-1,在这3条河流水样中都是最高的;t-检验的结果显示3条河流水样中的Σ氯代酚之间以及Σ非氯代酚之间都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五氯酚、2-硝基酚、2,6-二氯酚和苯酚是松澧洪道水样中主要的污染物,分别占这条河流总酚类污染物质量分数的27%、54%、4.4%和1%;2-硝基酚和2,6-二氯酚是藕池河下游与沱江水样中主要的污染物,这2类污染物分别占藕池河下游水样中总酚类污染物质量分数的61%和4.3%,占沱江水样中总酚类污染物质量分数的30%和2%.研究结果中五氯酚的检出浓度与文献报道的国内血吸虫病疫区水样中的浓度相比较,表明该研究区水样中五氯酚的浓度处于各疫区的中等污染水平,说明因五氯酚及其降解产物的污染会给当地水环境带来潜在风险.
引用
收藏
页码:1682 / 168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三种氯代酚的水生态毒理和水质基准 [J].
罗茜 ;
查金苗 ;
雷炳莉 ;
许宜平 ;
王子健 .
环境科学学报, 2009, 29 (11) :2241-2249
[2]   五氯酚的污染现状及其转化研究进展 [J].
王旭刚 ;
孙丽蓉 .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09, 32 (08) :93-100
[3]   珠江口地区表层水中氯酚化合物污染研究 [J].
董军 ;
孙丽娜 ;
陈若虹 ;
梁锐杰 .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09, 32 (07) :82-85
[4]   Top-down法计算中国五氯酚钠消费分布 [J].
谭大 ;
张剑波 .
环境污染与防治, 2008, (03) :17-20
[5]   海河流域和渤海湾沉积物和水样中五氯酚的分布 [J].
刘金林 ;
胡建英 ;
万祎 ;
安伟 .
环境化学, 2006, (05) :539-542
[6]   五氯酚在洞庭湖环境介质中的分布 [J].
张兵 ;
郑明辉 ;
刘芃岩 ;
包志成 ;
徐晓白 ;
不详 .
中国环境科学 , 2001, (02) :70-72
[7]   灭螺药物的研究进展 [J].
戴建荣 ;
朱荫昌 ;
黄铭西 .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2000, (03) :189-192
[8]   人体五氯酚环境接触量的研究 [J].
王晓红 ;
钱松 ;
杨沛 ;
杨润 .
预防医学文献信息, 1997, (03) :277-278
[9]   环境中五氯酚污染监测与人体摄入蓄积情况 [J].
吕华东 ;
黄心宜 ;
林玉珍 ;
王谋凤 ;
林仲 .
福建环境, 1996, (01) :23-25
[10]   耕牛皮肤接触五氯酚钠导致中毒死亡报告 [J].
宗俊安 ;
陈福鑫 ;
肖诗焱 ;
陈艳平 .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1989, (03) :2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