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影响——异质门槛效应视角

被引:26
作者
李子叶 [1 ]
韩先锋 [2 ]
冯根福 [1 ]
机构
[1] 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
[2]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聚集;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门槛效应; 空间异质性;
D O I
10.19616/j.cnki.bmj.2015.12.006
中图分类号
F719 [服务业]; F124.1 [国民经济现代化];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2 ; 120202 ; 0202 ; 0201 ; 020105 ;
摘要
本文采用2003—2012年中国29个省份的省际面板数据,基于产业集聚和非线性的双重视角,运用门槛回归技术实证考察了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分析结果发现,虽然生产陛服务业聚集在总体上有利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但门槛估计结果表明,这种促进作用不是简单的线性效应,而是存在显著的"U"型正向非线性关系。进一步基于空间维度考察发现,生产性服务业聚集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影响存在显著的空间异质门槛效应:(1)东部地区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水平达到1.127时,会对经济增长方式产生显著促进作用,当集聚水平超过2.497时,这种促进效应最为明显;(2)西部地区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水平只有超过1.086时,才能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3)中部地区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影响在总体上并不显著。因此,因地制宜地优化产业发展环境、提高产业集聚水平可能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重要着力点。
引用
收藏
页码:21 / 30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城市经济绩效——基于行业和地区异质性视角的分析 [J].
张浩然 .
财经研究, 2015, 41 (05) :67-77
[2]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空间技术溢出效应与经济增长 [J].
韩峰 ;
王琢卓 ;
阳立高 .
产业经济研究, 2014, (02) :1-10
[4]   地方政府竞争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1998—2010——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经验研究 [J].
吴振球 ;
王建军 .
经济学家, 2013, (01) :38-47
[5]   贸易开放、FDI与中国工业经济增长方式——基于30个工业行业数据的实证研究 [J].
赵文军 ;
于津平 .
经济研究, 2012, 47 (08) :18-31
[6]   中国资本存量K的再估算:1952~2006年 [J].
单豪杰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8, 25 (10) :17-31
[7]   生产性服务业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基于东、中、西部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J].
张亚斌 ;
刘靓君 .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2008, (04) :79-86
[8]   FDI技术溢出渠道与中国制造业生产率增长研究:基于面板数据的分析 [J].
邱斌 ;
杨帅 ;
辛培江 .
世界经济, 2008, (08) :20-31
[9]   论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换 [J].
林毅夫 ;
苏剑 .
管理世界, 2007, (11) :5-13
[10]   中部塌陷、金融弱化与中部崛起的金融支持 [J].
杨胜刚 ;
朱红 .
经济研究, 2007, (05) :55-6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