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基因编辑的伦理问题探析

被引:11
作者
陆群峰
机构
[1] 湖州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
基因编辑; 克隆技术; 尊严; 自主权; 社会公正;
D O I
10.19484/j.cnki.1000-8934.2020.01.012
中图分类号
R-052 [医学伦理学];
学科分类号
120402 ; 0101 ;
摘要
与克隆技术不同,基因编辑技术打破了人类基因的自然性,对后代人生命是一种"强"控制,因而后代人的尊严受到着更大的伤害;克隆技术是在为后代人"复制"亲本的基因,而基因编辑技术则是在精准化地"设计"后代人的基因,因而后代人生物学特征的自主选择权被更加剥夺了;克隆技术被用于优生,只是在选择和复制当代人具有的"好"的基因,而基因编辑技术则可以制造和增强"优势"基因来助力优生,这会更加破坏人类生物学特征的平等性。因此,基因编辑技术在涉及人的尊严、后代人自主权和社会公正等伦理问题上,具有不可忽视的新的伦理挑战。
引用
收藏
页码:68 / 7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桑德尔基因伦理思想初探 [J].
杨怀中 ;
吴庆懿 .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19, 35 (04) :48-52
[2]   人类胚胎基因编辑的伦理悖论及其化解之道 [J].
陶应时 ;
罗成翼 .
自然辩证法通讯, 2018, 40 (02) :85-91
[3]   论克隆人的尊严问题 [J].
翟振明 ;
刘慧 .
哲学研究, 2007, (11) :94-101+129
[4]   人的克隆:支持和反对的论证 [J].
邱仁宗 .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03) :108-118
[5]  
我们的后人类未来.[M].弗朗西斯·福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6]  
技术哲学.[M].费雷.辽宁人民出版社.2015,
[7]  
生命本身的政治.[M].罗斯.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8]  
干预与反思.[M].(美) 蒙森; 著.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9]  
演讲与论文集.[M].(德) 海德格尔 (Heidegger;M.) ; 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
[10]  
康德著作全集.[M].李秋零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