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性改革的逻辑:理论与中国农村市场发展和商业环境的案例

被引:4
作者
章奇 [1 ]
刘明兴 [2 ]
机构
[1] 美国西北大学政治学系
[2]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关键词
局部性改革; 寻租;
D O I
10.13821/j.cnki.ceq.2007.01.010
中图分类号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摘要
本文利用中国乡村的经验证据,对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局部性(经济)改革(Partial Reform)现象进行了分析。和现有文献所不同的是,本文着重分析地方官员而不是国家一级的政治精英在局部性改革中所扮演的角色。本文的结论是,给定中央政府的改革方案,地方官员因为拥有政治权力,可以选择性地实施那些只对他们自身利益有关的改革措施,而对那些可能会减少寻租机会,或削弱他们的权力基础并进而威胁其未来寻租机会的改革措施,地方官员会反对或阻挠,从而造成不同内容和性质的改革措施进展参差不齐的所谓局部性改革现象。随着改革的进展,原来支持和推动改革的力量可能会转而成为进一步改革的障碍。
引用
收藏
页码:127 / 150
页数:2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政府管制、法律软约束与农村基层民主 [J].
章奇 ;
刘明兴 ;
单伟 .
经济研究, 2004, (06) :59-68
[2]   制度供给失衡和中国财政分权的后果 [J].
姚洋 ;
杨雷 .
战略与管理, 2003, (03) :27-33
[3]   政府行为与农村发展——中国部分农村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进程中政府行为比较研究 [J].
唐兴霖 .
政治学研究, 2000, (01) :74-83
[4]  
李凡主编.中国基层民主发展报告[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5
[5]  
宋洪远等编著.改革以来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政策的演变[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