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综合测度与驱动机制研究——基于我国省际2000—2011年的经验分析

被引:95
作者
赵永平 [1 ,2 ]
徐盈之 [1 ]
机构
[1] 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 兰州商学院经济学院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可持续发展; 城市化水平; 指标体系;
D O I
10.16493/j.cnki.42-1627/c.2014.01.018
中图分类号
F299.21 [城镇形成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083304 ;
摘要
基于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内涵构建了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2000—2011年我国30个省份(西藏除外)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了测度与评价,在此基础上着重探讨了新型城镇化的驱动机制。结果表明: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在时间维度上整体呈逐年上升趋势,空间维度上表现为从东到西依次递减的格局,同时新型城镇化水平增长率存在阶段性波动;市场机制对我国新型城镇化的驱动作用最为显著,其次是外部机制和政府机制,而内在机制表现较弱,并且四大驱动机制的作用在东、中、西三大区域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性特征。
引用
收藏
页码:116 / 124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城市化进程与服务业发展的动态互动关系研究──来自上海的经验(1949-2010) [J].
王向 .
上海经济研究, 2013, 25 (03) :125-134
[2]   陕西省城市土地利用效益与城市化耦合协调发展研究 [J].
席娟 ;
张毅 ;
杨小强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47 (01) :117-123
[3]   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转移:战略抉择和政策思路 [J].
“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课题组 ;
张红宇 .
中国农村经济, 2011, (06) :4-14+25
[4]   新时期我国城市化动力机制及政策选择 [J].
吴建峰 ;
周伟林 .
城市发展研究, 2011, 18 (05) :21-26
[5]   城市化驱动经济增长的空间计量分析:2000~2009 [J].
吕健 .
上海经济研究, 2011, (05) :3-15+43
[6]   中国市域综合城市化水平测度与空间格局研究 [J].
薛俊菲 ;
陈雯 ;
张蕾 .
经济地理, 2010, 30 (12) :2005-2011
[7]   中国新型城市化战略的设计要点 [J].
牛文元 .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09, 24 (02) :130-137
[8]   城市化群落驱动经济增长的机制研究——来自长三角16个城市的经验证据 [J].
吴福象 ;
刘志彪 .
经济研究, 2008, 43 (11) :126-136
[9]   城市化综合水平测度初探——以我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为例 [J].
刘艳军 ;
李诚固 .
世界地理研究, 2005, (02) :38-43
[10]   中国城市化基本内涵与动力机制研究 [J].
孙中和 .
财经问题研究, 2001, (11) :38-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