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市边缘区非农产业活动特征与形成机制

被引:15
作者
曹广忠 [1 ]
刘涛 [1 ]
缪杨兵 [2 ]
机构
[1]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2]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关键词
城市边缘区; 非农产业活动; 空间格局; “年轮式”扩展; 北京;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99.27 [地方城市经济];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1204 ; 0701 ; 070104 ;
摘要
考察了北京主城边缘区的非农产业结构与空间特征,揭示了二者的交互演进过程:非农产业的发展是城市边缘区形成的重要标志,产业结构的升级促进了边缘区的圈层扩展和空间演进;边缘区的外移过程中,制造业具有稳定的优势,交运仓储、生产资料租赁等传统生产者服务业的优势也随之强化,但空间黏滞性较强的旅游、体育等行业则促进了边缘区产业结构的时相差异性。文章对城市边缘区"年轮式"的圈层扩展进行了定量实证分析,并将其实现的微观路径归纳为飞地式、轴向、填充式和外推式等四种扩展模式。城市规划、城郊高速公路和开发区建设、地价和综合环境的改善是城市边缘区产业空间演变的重要动力。城市空间优化和产业结构调整的结合是解决边缘区产业、空间和社会问题的有效途径。
引用
收藏
页码:1352 / 1364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44 条
[1]   基于产业活动的城市边缘区空间划分方法——以北京主城区为例 [J].
曹广忠 ;
缪杨兵 ;
刘涛 .
地理研究, 2009, 28 (03) :771-780
[2]   城市边缘区耕地面积变化时空特征及其驱动机制——以北京市顺义区为例 [J].
于伯华 ;
吕昌河 .
地理科学, 2008, (03) :348-353
[3]   北京城市边缘区城市化过程与空间扩展——以大兴区为例 [J].
吴铮争 ;
宋金平 ;
王晓霞 ;
成弈 ;
张宁 .
地理研究, 2008, (02) :285-293+483
[4]   城市产业结构调整与空间结构优化的研究——以兰州市为例 [J].
张志斌 ;
李雪梅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7, (12) :1-5
[5]   中国城市的地域范围和地域区分探析 [J].
黄荣清 .
人口与经济, 2007, (05) :1-8
[6]   城乡结合部的地域识别与土地利用研究——以北京中心城地区为例 [J].
林坚 ;
汤晓旭 ;
黄斐玫 ;
苗春蕾 .
城市规划, 2007, (08) :36-44
[7]   北京生产者服务业空间变动的特征与模式——基于单位普查数据的分析 [J].
赵群毅 .
城市发展研究, 2007, (04) :70-77
[8]   城市产业结构升级与空间结构形态演变研究——以长春市为例 [J].
刘艳军 ;
李诚固 ;
徐一伟 .
人文地理, 2007, (04) :41-45
[9]   北京城市蔓延的测度与分析 [J].
蒋芳 ;
刘盛和 ;
袁弘 .
地理学报, 2007, (06) :649-658
[10]   国内城市边缘区研究进展与未来研究方向 [J].
班茂盛 ;
方创琳 .
城市规划学刊, 2007, (03) :4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