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环境的综合评价及分析——基于东中西部三大区域的测度与比较

被引:13
作者
张亚斌 [1 ]
金培振 [1 ]
艾洪山 [2 ]
机构
[1] 湖南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
[2] 湖南大学两型社会研究院
基金
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
关键词
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 融合环境; 主成分分析; 综合评价;
D O I
10.16538/j.cnki.jfe.2012.08.008
中图分类号
F424 [工业建设与发展]; F49 [信息产业经济];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0202 ; 1201 ; 0701 ; 070104 ;
摘要
文章通过将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的外部环境因素纳入模型,获得了能切实反映"两化融合"动态特征的融合系数,并以此构建了一个包含6个一级指标和35个二级指标的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环境的综合评价体系,利用2005-2009年中国30个省区的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各区域的"两化融合"环境水平进行了测算和比较。结论表明,外部环境因素的改善有助于提升工业化与信息化的融合速度;从整体上看,中国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环境正趋于改善,但提升速度依然缓慢;东中西部地区的融合环境改善表现出较严重的不平衡,聚类分析表明融合环境水平的区域分布呈纺锤形特征。
引用
收藏
页码:96 / 108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中国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质量:理论与实证 [J].
谢康 ;
肖静华 ;
周先波 ;
乌家培 .
经济研究, 2012, 47 (01) :4-16+30
[2]   工业化与信息化发展的优先度研究 [J].
俞立平 .
中国软科学, 2011, (05) :21-28
[3]   创新型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及实证研究——基于长沙与东部主要城市的比较分析 [J].
李琳 ;
韩宝龙 ;
李祖辉 ;
张双武 .
经济地理, 2011, 31 (02) :224-229+236
[4]   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程度(融合指数)评价指标和方法 [J].
龚炳铮 .
中国信息界, 2010, (11) :21-24
[5]   生产性服务价值链嵌入与制造业升级的协同演进关系研究 [J].
刘明宇 ;
芮明杰 ;
姚凯 .
中国工业经济, 2010, (08) :66-75
[6]   中国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的环境、基础和道路 [J].
谢康 ;
肖静华 ;
乌家培 .
经济学动态, 2009, (02) :28-31
[7]   衡量城市化与工业化比较水平的新指标研究 [J].
林高榜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7, (01) :46-55
[8]   中国地区工业化进程的综合评价和特征分析 [J].
陈佳贵 ;
黄群慧 ;
钟宏武 .
经济研究, 2006, (06) :4-15
[9]   现代服务业统计标准的设计 [J].
徐国祥 ;
常宁 .
统计研究, 2004, (12) :10-12
[10]   中国信息化的经济结构效应分析——基于计量模型的实证研究 [J].
汪斌 ;
余冬筠 .
中国工业经济, 2004, (07) :2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