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设施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分析

被引:69
作者
鞠晴江
庞敏
机构
[1] 电子科技大学管理学院
[2] 四川大学经济学院 (四川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
[3] 四川成都 讲师
[4] 四川成都 副教授
关键词
农村基础设施; 农业生产; 非农生产; 农民收入;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0.3 [农村发展与建设方针];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农村基础设施包括经济基础设施(如道路、通讯、能源等)和社会基础设施(如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社会福利等)两大类别。本文运用生产函数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得出,农村道路、电力、通讯和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对我国农业生产、非农生产以及农民人均收入均具有统计上的显著影响,基础设施发展在农业生产和非农生产增长中都存在规模经济效益。在农村经济发展中,教育基础设施的作用最显著,而道路、电力和通讯设施的作用则各有侧重。因此西部地区应继续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重点加强对教育基础设施的投资,并结合本地发展实际,有重点、分阶段地进行农村基础设施投资,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资金效益,加速农村经济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89 / 92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我国农业基础设施投资的实证分析 [J].
方芳 ;
钱勇 ;
柳士强 .
财经研究, 2004, (02) :89-96
[2]   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投资效益的数量分析 [J].
李锐 .
农业技术经济, 2003, (02) :5-9
[3]   贫困地区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对农户收入和支出的影响 [J].
刘晓昀 ;
辛贤 ;
毛学峰 .
中国农村观察, 2003, (01) :31-36+80
[4]   农村基础设施投资与农业解困 [J].
彭代彦 .
经济学家, 2002, (05) :79-82
[5]   农业基础设施与可持续发展 [J].
陈文科 ;
林后春 .
中国农村观察, 2000, (01) :9-21+80
[6]   农业基础设施的供给与需求 [J].
林后春 .
中国社会科学, 1995, (04) :54-64
[7]  
中国乡镇企业统计资料[M]. 中国农业出版社 , 甘士明主编,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