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内生制度与经济发展的文化解释——鸡毛换糖、义乌兵与板凳龙

被引:16
作者
白小虎
机构
[1]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
关键词
民俗文化; 经济发展; 鸡毛换糖; 义乌;
D O I
10.14167/j.zjss.2006.02.021
中图分类号
G127 [地方文化与文化事业];
学科分类号
060107 ; 060207 ;
摘要
从文化的角度来解释经济发展是一个经典的命题。本文并不赞成直接引征事功哲学来解释浙江人的创业精神,即使作为制度的文化也缺乏有力的推理。作者认为,在文化与经济发展之间必须建立一种强有力的联系,由文化内生出一个推动制度变迁和经济进步的组织。本文转向了通过民间习俗传统来理解商业文化,从“鸡毛换糖”这一经商习俗文化及其两个边缘文化现象———“义乌兵”和“板凳龙”,说明朴素的商业习俗文化能引导个体的行为演变成有组织的群体行为,进而会形成推动制度创新和经济进步的新兴商业力量。
引用
收藏
页码:116 / 12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交换专业化与组织化的理论与历史考证——以义乌的“鸡毛换糖”、“敲糖帮”为例 [J].
白小虎 .
中国经济史研究, 2005, (01) :97-106
[2]   义乌模式:从市镇经济到市场经济的历史考察 [J].
包伟民 ;
王一胜 .
浙江社会科学, 2002, (05) :147-151
[3]   文化因素与中国经济体制变迁的路径 [J].
陈立旭 .
浙江社会科学, 2000, (01) :79-83
[4]  
万历十五年[M]. 三联书店 , 黄仁宇著, 1997
[5]  
经济史理论[M]. 商务印书馆 , (英)约翰·希克斯(JohnHicks)著, 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