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地理标记照片的北京市入境旅游流空间特征

被引:85
作者
秦静 [1 ]
李郎平 [2 ]
唐鸣镝 [1 ,3 ]
孙岩 [1 ]
宋昕芮 [1 ]
机构
[1]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管理学院
[2]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3]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
关键词
地理标记照片; 旅游流; 旅游热点区域; 空间特征; 北京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592.7 [地方旅游事业];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摘要
城市作为现代旅游目的地的一种重要类型,在集聚旅游发展要素、塑造城市休闲空间、提升城市品质等方面具有突出作用。城市旅游流是城市旅游要素关联、空间组织的路径,对于城市交通组织方式、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休闲旅游产业布局等方面影响越来越大。本文立足城市内部微观尺度,以入境旅游流空间特征为研究对象,利用数据挖掘技术,通过Flickr API接口获取了2004-2015年北京市范围内全部带有地理信息的照片及其属性信息,通过构建的数据清洗方法控制初始数据质量,建立基础数据库,使用密度聚类(P-DBSCAN)、马尔科夫随机链等方法探索入境游客热点区域空间分布格局、流动空间特征。结果显示:(1)北京市历史城区(2环之内区域)、中心城区(2环至5环之间区域)以及郊区(5环之外区域)的旅游热点区域(AOI)呈现出不同的空间特征,其中历史城区AOI呈现出与景区、休闲娱乐、餐饮购物等相关产业空间重叠的趋势,各热点区域边界模糊,复合连绵成片。中心城区AOI集聚与城市功能区密切相关,具有明确的城市功能取向。郊区AOI基本与旅游景点一致,没有向景区外部延伸;(2)传统历史文化类AOI访问热度占有绝对优势,商业购物休闲AOI及现代城市功能AOI的影响力在逐渐增强;(3)强入境旅游流主要集中在历史城区内部AOI之间,以及中心城区的西北部与东部区域内部AOI之间,郊区AOI之间没有较强的旅游流,北京市入境旅游流整体呈现以历史城区为中心,放射性分布的框架;(4)各区域AOI之间均有较次一级旅游流联系,北京市入境旅游流形成了初步的网络结构。
引用
收藏
页码:1556 / 1570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基于地理标记照片的游客空间分布特征研究——以海南省为例 [J].
朱金悦 ;
胡涛 .
旅游论坛, 2016, 9 (06) :17-22
[2]   基于新地理信息技术的南京市游客流动性空间特征研究 [J].
吴静 ;
杨兴柱 ;
孙井东 .
人文地理, 2015, 30 (02) :148-154
[3]   北京入境旅游流地理分布与网络特征研究 [J].
王奕祺 ;
吴晋峰 ;
韩立宁 ;
任瑞萍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4, 28 (06) :202-208
[4]   南京市游客路径轨迹空间特征研究——以地理标记照片为例 [J].
杨兴柱 ;
蒋锴 ;
陆林 .
经济地理, 2014, 34 (01) :181-187
[5]   北京间接入境聚集旅游流流势时空演化规律研究 [J].
张佑印 ;
马耀峰 ;
顾静 .
旅游学刊, 2011, 26 (10) :31-35
[6]   南京市内部旅游客流空间测度与模拟 [J].
杨兴柱 ;
顾朝林 ;
王群 ;
卢松 .
地理科学, 2011, 31 (07) :802-809
[7]   北京入境旅游流空间扩散特征及路径 [J].
王永明 ;
马耀峰 ;
王美霞 .
经济地理, 2011, 31 (06) :1019-1024
[8]   京沪入境旅游流网络结构特征分析 [J].
吴晋峰 ;
潘旭莉 .
地理科学, 2010, 30 (03) :370-376
[9]   北京入境集聚扩散旅游流平衡点转移规律研究 [J].
张佑印 ;
马耀峰 ;
马红丽 ;
顾静 .
旅游学刊, 2009, 24 (12) :31-35
[10]   论新地理信息时代 [J].
李德仁 ;
邵振峰 .
中国科学(F辑:信息科学), 2009, 39 (06) :579-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