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一个新的城乡一体化分析框架:机会平等视角

被引:13
作者
王春光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关键词
城乡一体化; 机会平等; 机会空间; 形式平等; 实质平等;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630 [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1 ;
摘要
对城乡一体化的现有研究或采用经济学视角,或采用制度学视角,而很少采用机会平等视角。研究认为:不论是经济资源配置还是制度和政策制定,都要视对城乡机会平等的影响如何,来判断其是否促进城乡一体化进程。机会平等是城乡一体化的本质属性。当然,机会是复杂、多样的,可以划分为基本生存机会、中层机会和高层机会,与此同时,平等也可以划分为形式平等和实质平等。在推进不同类型机会平等上,城乡一体化表现出不同的进度。该分析框架可以更好地分析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包括地区城乡一体化进程)。
引用
收藏
页码:1 / 10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分配正义简史.[M].(美) 弗莱施哈克尔 (Fleischacker;S.) ; 著.译林出版社.2010,
[2]  
公民身份与社会阶级.[M].郭忠华; 刘训练; 著.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
[3]  
动机与人格.[M].(美) 马斯洛; 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4]  
饥饿与公共行为.[M].(印)让·德雷兹(JeanDreze);(印)阿玛蒂亚·森(AmartyaSen)著;苏雷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5]  
社会公正论.[M].吴忠民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
[6]  
户籍制度.[M].陆益龙著;.商务印书馆.2003,
[7]  
以自由看待发展.[M].[印]阿马蒂亚·森(AmartyaSen)著;任赜;于真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8]  
社会正义原则.[M].(英)戴维·米勒(DavidMiller)著;应奇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
[9]  
正义论.[M].(美)罗尔斯(Rawls;J.)著;何怀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