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社区参与动力缺失原因探源

被引:65
作者
张宝锋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北京
关键词
社区参与; 单位制度; 社区居委会; 动员型参与;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C912.81 [城市社会学];
学科分类号
083304 ;
摘要
社区发展的内源性决定了其最终动力来自社区居民的广泛参与。我国城市居民社区参与意识淡漠,根源在于动力缺失。一是单位制度消解了凝聚社区居民的共同利益,二是居委会的行政化以及由此而来的自治功能的缺位贬损了居委会在居民心中的合法性,三是动员型参与制约了居民社区参与的积极性,四是传统制度孕育的臣民意识和“私民”意识影响了居民社区参与的主动性和价值取向。
引用
收藏
页码:22 / 25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社区参与”的微观机制研究 [J].
陈万灵 .
学术研究, 2004, (04) :77-81
[2]   我国城市基层社会管理体制的变迁:从单位制、街居制到社区制 [J].
何海兵 .
管理世界, 2003, (06) :52-62
[3]   社区民主参与:任重道远——北京市区居民参与社区决策情况的调查与评析 [J].
孙柏瑛 ;
游祥斌 ;
彭磊 .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01, (02) :74-79
[4]   行政化进程中的城市居委会体制变迁——对上海市的个案研究 [J].
桂勇 ;
崔之余 .
华中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 (03) :1-5
[5]  
使民主运转起来[M]. 江西人民出版社 , (英)罗伯特·D.帕特南(RobertD.Putnam)著,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