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现代大学书院的新工科人才培养体系构建及路径探索

被引:6
作者
严明 [1 ]
潘志娟 [2 ]
杨帆 [3 ]
机构
[1] 苏州大学保卫处
[2] 苏州大学学科建设办公室
[3] 苏州大学教育学院
关键词
现代大学书院; 新工科人才; 培养体系;
D O I
10.13236/j.cnki.jshe.2022.06.011
中图分类号
TB-4 []; G642 [教学理论、教学法];
学科分类号
08 ; 040102 ;
摘要
在新兴产业不断升级的背景下,新工科人才培养依然面临着诸多困境。作为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现代大学书院的理念、内容、方法满足新工科人才培养的内在逻辑,可以成为新工科人才培养的有效形态。基于这一设想,研究从多维一体的资源共享体系、多学科融合的课程内容体系、素养优先的人才评价体系、产教融合的教育实践体系、师生互评的质量保障体系等方面构建基于现代大学书院的新工科人才培养体系,提出以满足行业发展和社会需求为导向完善培养方案、建立与新工科人才培养目标一致的管理保障机制、依托现代大学书院的生态优势丰富人才培养活动等新工科人才培养路径。
引用
收藏
页码:81 / 8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现代大学书院的样态与建设路径——促进学生学习的视角 [J].
徐波 .
现代大学教育, 2021, 37 (01) :86-91
[2]   书院教育的现代转型:意义与路径 [J].
钱振明 .
江苏高教, 2020, (10) :43-48
[3]   跨学科多专业融合的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J].
李丽娟 ;
杨文斌 ;
肖明 ;
章云 .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20, (01) :25-30
[4]   产教融合新工科育人模式探索与实践 [J].
胡敏强 .
中国大学教学, 2019, (06) :7-11
[5]   现代大学书院的性质定位及其教育理念 [J].
何毅 .
大学教育科学, 2018, (02) :61-67+127
[6]   新工科:从理念到行动 [J].
叶民 ;
孔寒冰 ;
张炜 .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8, (01) :24-31
[7]   当代教育视域下书院制学生管理模式探究 [J].
于爱涛 ;
孟祥琦 .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5, (09) :44-46
[8]   书院制教育模式的兴起及其发展思考 [J].
郭俊 .
高等教育研究, 2013, 34 (08) :76-83
[9]   现代大学实行书院制的思考 [J].
田建荣 .
江苏高教, 2013, (01) :6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