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旅游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耦合协调度及空间相关分析

被引:387
作者
翁钢民 [1 ,2 ]
李凌雁 [1 ]
机构
[1] 燕山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 燕山大学区域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关键词
旅游产业; 文化产业; 融合发展; 耦合协调度; 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
D O I
10.15957/j.cnki.jjdl.2016.01.025
中图分类号
F592.7 [地方旅游事业];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摘要
在探讨旅游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机理基础上,以全国31个省市区2005—2013年旅游与文化产业的相关数据为依据,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和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分析中国旅游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耦合协调度和空间相关性。结果显示:中国旅游与文化产业的发展并不均衡,耦合协调程度总体偏低;两产业融合发展水平在空间上存在显著的正向集聚性,且空间集聚程度呈逐年递增趋势;东西部融合程度差距较大,东南沿海地区旅游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较快、新兴业态丰富,为"高—高"关联区域,形成带动全国旅游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溢出效应明显;中部地区旅游与文化资源丰富,是未来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区域;西部地区则重在引进先进技术和人才,寻找创新发展点,打破"低—低"集聚僵局。
引用
收藏
页码:178 / 185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旅游运输通道演化对区域旅游空间模式的影响机理——以云南省为例 [J].
戢晓峰 ;
张玲 ;
陈方 .
经济地理, 2015, 35 (02) :202-208
[2]   区域旅游流空间结构的高铁效应及机理——以中国京沪高铁为例 [J].
汪德根 ;
陈田 ;
陆林 ;
王莉 ;
ALAN August Lew .
地理学报, 2015, 70 (02) :214-233
[3]   古村落旅游社会文化影响:居民感知、态度与行为的关系——以广西龙脊平安寨为例 [J].
唐晓云 .
人文地理, 2015, 30 (01) :135-142
[4]   区域旅游流网络结构与环境响应研究——以京津冀地区为例 [J].
翁钢民 ;
李凌雁 .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15, 31 (01) :59-63
[5]   空间生产视角下的旅游地空间研究范式转型——基于空间涌现性的空间研究新范式 [J].
黄剑锋 ;
陆林 .
地理科学, 2015, 35 (01) :47-55
[6]   文学旅游地的空间重构研究——以凤凰古城为例 [J].
安宁 ;
朱竑 ;
刘晨 .
地理科学, 2014, 34 (12) :1462-1469
[7]   城市历史文化旅游地的小尺度空间结构及关联——以南京夫子庙景区为例 [J].
吴荣华 ;
张宏磊 ;
张捷 ;
陈星 ;
张帅 ;
颜丙金 .
地理研究, 2014, 33 (12) :2427-2436
[8]   中国入境旅游经济空间格局的时空动态性 [J].
郭永锐 ;
张捷 ;
卢韶婧 ;
吴荣华 .
地理科学, 2014, 34 (11) :1299-1304
[9]   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的机制与路径——以山西省文化旅游业发展为例 [J].
兰苑 ;
陈艳珍 .
经济问题, 2014, (09) :126-129
[10]   西南地区文化演艺与旅游流耦合协调度实证研究 [J].
张琰飞 ;
朱海英 .
经济地理, 2014, 34 (07) :182-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