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非线性理论的绿色空间和建设用地竞争关系研究——以北京市为例

被引:6
作者
谢正磊
许学工
机构
[1] 北京大学环境学院资源环境与地理系教育部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
基金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绿色空间; 竞争模式; 北京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3.212 [];
学科分类号
0903 ;
摘要
土地利用类型之间的竞争关系是土地变化科学研究的重要问题,通过建立绿色空间和城市建设用地之间的非线性竞争模式,分情景模拟并预测了绿色空间与建设用地之间随着时间发展的竞争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如果按照目前的建设用地和绿色空间的发展态势,绿色空间在未来的20 a内将大幅度下降,不利于北京市建设宜居城市的目的,前3种情景是不可取的。为了维持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建设用地增加率应该减少一半,绿色空间面积变化率保持在年均增长0.47%的水平上,建议北京市加大绿色空间的面积,既能保证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建设用地增长,又能保持绿色空间规模不减少,这是一种比较良好的发展模式。建议北京市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确保绿色空间规模不能减少。同时还表明非线性竞争模式对于模拟绿色空间发展变化的动力学机制,对于合理安排各项用地规模具有一定的科学指导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223 / 226+230 +23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The role of spatially ex-plicit models in land-use change research:a case studyfor cropping patterns in China. Verburg P H,,Veldkamp A. Agriculture Ecosys-tems and Environment . 2001
[2]   油类污染过程中地下水地球化学环境的变化──以山东省淄博市某地下水水源地为例 [J].
刘新华,傅家谟,沈照理,钟佐燊 .
地球化学, 1996, (04) :331-338
[3]  
Greenbelt and green heart:separating and integra-ting landscapes in European city regions. Manfred,K.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 2003
[4]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的几个问题 [J].
倪绍祥 .
自然资源学报, 2005, (06) :138-143
[5]  
Modeling the Spatial Dynamics of Regional Land Use: The CLUE-S Model[J] . PETER H. VERBURG,WELMOED SOEPBOER,A. VELDKAMP,RAMIL LIMPIADA,VICTORIA ESPALDON,SHARIFAH S.A. MASTURA. &nbsp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 2002 (3)
[6]   济南保泉供水研究 [J].
陈振鹏 .
中国岩溶, 1985, (Z1) :28-36
[7]  
城市公共空间环境整治[M]. 图 , 王佐著, 2002
[8]  
生态与环境[M]. 东南大学出版社 , 王祥荣著, 2000
[9]  
Turning brownfields into green space in the City of Toronto. De,Sousa,CA. Landsc Urban Plan . 2003
[10]  
A spatial explicit allocation procedure for modeling the pattern of land use change based upon actual land use. Verburg,PH,de,Koning,GHJ,Kok,K,Veldkamp,A,Bouma,J. Ecological Modelling .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