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稳态法确定中国土壤的硫沉降和氮沉降临界负荷

被引:78
作者
段雷
郝吉明
谢绍东
周中平
机构
[1] 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2]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中心
[3] 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北京
[4] 北京
关键词
临界负荷; 土壤; 硫沉降; 氮沉降; 稳态法;
D O I
10.13227/j.hjkx.2002.02.002
中图分类号
X144 [环境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083001 ;
摘要
在地理信息系统支持下 ,用稳态法确定了中国土壤的硫沉降临界负荷和氮沉降临界负荷 .中国硫沉降临界负荷最小 [<0 3g·(m2 ·a) - 1]的地区主要分布在东北的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和长白山 ,青藏高原南部雅鲁藏布江河谷以及云南西南部怒江和澜沧江流域 ,而酸沉降污染较为严重的富铝土区域 ,总体上都能够承受 0 8~ 3 2 g·(m2 ·a) - 1的酸沉降 .根据硫沉降临界负荷可以将中国大致划分为东南和西北 2部分 ,东南部大部分地区只能接受小于 3 2 g·(m2 ·a) - 1的硫沉降 ,而西北部普遍可以接受大于 3 2 g·(m2 ·a) - 1的硫沉降 ,其分界线基本上与4 0 0mm等降水量线重合 .与硫沉降临界负荷的分布不同 ,中国氮沉降临界负荷在总体上呈现自西向东逐渐增加的格局 .中国氮沉降临界负荷最低 [<1 0 g·(m2 ·a) - 1]的地区分布青藏高原西部和阿拉善高原 ,而氮沉降临界负荷最高 [>4 0 g·(m2 ·a) - 1]的地区则包括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以及四川盆地等
引用
收藏
页码:7 / 1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中国地表水酸沉降临界负荷的区划 [J].
叶雪梅 ;
郝吉明 ;
段雷 ;
周中平 .
环境科学, 2002, (03) :18-22
[2]   中国土壤风化速率研究 [J].
段雷 ;
郝吉明 ;
叶雪梅 ;
谢绍东 .
环境科学学报, 2000, (S1) :1-7
[3]   应用简单质量平衡法计算酸沉降临界负荷的研究 [J].
谢绍东 ;
郝吉明 ;
周中平 .
环境科学, 1997, (06) :6-9+92
[4]   稳态法确定酸沉降临界负荷的基本理论探讨 [J].
谢绍东 ;
郝吉明 ;
周中平 .
环境科学, 1997, (04) :6-10+91
[5]  
中国土壤[M]. 科学出版社 , 熊毅, 1987
[6]   The use of critical loads in emission reduction agreements in Europe [J].
Hettelingh, JP ;
Posch, M ;
DeSmet, PAM ;
Downing, RJ .
WATER AIR AND SOIL POLLUTION, 1995, 85 (04) :2381-2388
[7]  
Calculating critical loads for acidity with the simple mass balance method[J] . Harald Sverdrup,Wim Vries.Water, Air, & Soil Pollution . 1994 (1)
[8]  
Assessment of critical loads and their exceedance on European forests using a one-layer steady-state model[J] . W. Vries,G. J. Reinds,M. Posch.Water, Air, & Soil Pollution . 1994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