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玄武湖景区旅游产业集群实证研究

被引:5
作者
高成
刘庆友
机构
[1] 南京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旅游管理系
关键词
旅游集群; 景区; 旅游产业;
D O I
10.15962/j.cnki.tourismforum.2013.03.017
中图分类号
F592.7 [地方旅游事业];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摘要
旅游产业的综合发展是景区旅游活力的源泉,而集群理论是提升区域产业优势的"金钥匙"。在玄武湖景区旅游相关行业和企业调研的基础上,通过区位商、最近邻点指数、赫芬达尔—希曼指数、变异系数的测算,从空间和产业关联的角度分析景区旅游集群。研究表明,玄武湖景区区位商为0.46、旅游相关企业最近邻点指数R为0.52,主要行业HHi指数趋于0,旅游产业集群已具雏形,但仍存在专业化程度不高、行业及企业间联动不足、经济效益低等问题。
引用
收藏
页码:75 / 8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旅游产业集群根植性与竞争优势形成机理研究——以杭州国际旅游综合体为例 [J].
王苏洁 ;
卞显红 .
特区经济, 2012, (06) :130-132
[2]   旅游产业空间集聚识别方法分析及实证研究——以环渤海地区为例 [J].
高楠 ;
马耀峰 ;
李天顺 ;
麻学锋 .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 (02) :85-92
[3]   城市旅游空间行为路径分析及优化——以南京市为例 [J].
张骏 ;
古风 ;
卢凤萍 .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11, (01) :85-89
[4]   中国旅游产业区域聚集程度变动趋势的实证研究 [J].
杨勇 .
旅游学刊, 2010, 25 (10) :37-42
[5]   利用旅游收入统计测算旅游增加值的相关问题 [J].
林刚 .
旅游论坛, 2009, 2 (04) :569-572
[6]   旅游产业集群企业共享性资源及其动态演化机制分析 [J].
饶品样 ;
李树民 .
旅游科学, 2009, 23 (03) :11-16
[7]   旅游产业集群识别方法分析 [J].
王兆峰 .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23 (01) :82-86
[8]   旅游产业集群:形态、边界与运行机制——湖南旅游产业集群实证研究 [J].
左冰 .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 (05) :741-745
[9]   中国旅游业空间集聚与集群化发展研究 [J].
邓宏兵 ;
刘芬 ;
庄军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7, (03) :289-292
[10]   旅游产业集群存在的条件及效应探讨 [J].
尹贻梅 ;
刘志高 .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06, (06) :98-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