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避难所”假说检验——基于中国与美、日、德双边贸易内涵污染的实证研究

被引:13
作者
党玉婷 [1 ]
盛丹 [2 ]
机构
[1] 天津理工大学国际工商学院
[2]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污染避难所”假说; 双边贸易内涵污染; 贸易内涵污染平衡; 贸易污染条件;
D O I
10.13891/j.cnki.mer.2018.03.007
中图分类号
F752 [中国对外贸易]; X32 [环境规划与环境管理];
学科分类号
020206 ; 071012 ; 0713 ; 083002 ;
摘要
该文通过测算2001-2014年中国与美国、日本、德国制造业的贸易内涵污染平衡(BEET)和贸易污染条件(PTT),结论如下:中国在与美、日、德的双边贸易中一直为环境污染赤字国,各制造行业也基本为污染赤字行业,但污染赤字在逐年缩小,"污染避难所"假说成立;中国对美、日、德的出口品比进口品更具有污染性,但出口品相对进口品的污染性在逐年降低;中国固体废物污染问题严重,其次是废气污染物;对BEET的环境效应分解显示,规模效应影响为负,技术效应影响为正并有效减少了中国的污染赤字,结构效应的影响在固体废物方面为负,在废水和废气方面并不显著;引起中国PTT下降的主要原因为技术效应的正向作用;应积极调整贸易结构,提高技术水平、生产效率,加强对部分行业污染的有效治理,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技术差距,从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两方面缩小中国与发达国家贸易的环境赤字,降低出口品生产造成的污染。
引用
收藏
页码:54 / 66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2]   垂直分工下中国对外贸易中的内涵CO及其结构研究 [J].
马涛 .
世界经济, 2012, 35 (10) :25-43
[3]   中国对外贸易中隐含碳排放失衡度研究 [J].
张为付 ;
杜运苏 .
中国工业经济, 2011, (04) :138-147
[4]   中国贸易含碳量及其影响因素——基于(进口)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的分析 [J].
张友国 .
经济学(季刊), 2010, 9 (04) :1287-1310
[5]   国际贸易中隐含的CO测算——基于垂直专业化分工的环境投入产出模型分析 [J].
李小平 .
财贸经济, 2010, (05) :66-70
[6]   中国对外贸易的环境影响效应:基于环境投入-产出模型的经验研究 [J].
彭水军 ;
刘安平 .
世界经济, 2010, 33 (05) :140-160
[7]   中国对外贸易对环境污染影响的实证研究——全球视角下投入产出技术矩阵的环境赤字测算 [J].
党玉婷 .
财经研究, 2010, 36 (02) :26-35
[8]   中国进出口贸易的环境成本转移——基于投入产出模型的分析 [J].
徐慧 .
世界经济研究, 2010, (01) :51-55+88
[9]   对外贸易对我国污染排放的影响——以二氧化硫排放为例 [J].
沈利生 ;
唐志 .
管理世界, 2008, (06) :21-29+187
[10]  
Emissions embodied in Chinese exports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special export structure of China[J] . Matthias Weitzel,Tao Ma.Energy Economics .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