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能够解决“经济核算”难题吗?——“苏联模式”问题和“中国方案”

被引:13
作者
郭冠清
陈健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关键词
社会主义; 经济核算; 中国特色; 市场经济; “中国方案”; “苏联模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0.2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基本理论问题];
学科分类号
020201 ;
摘要
在社会主义所有制结构和运行机制的框架下,结合苏联和中国的经济史,对于社会主义是否能够解决米塞斯称谓的社会主义"经济核算"难题所进行的研究结果表明,以指令性的计划经济和中央专业部委的垂直管理的"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由于专业部委既无法通过改变产业分布来追逐更高的资本收益,也无法通过对资本收益计算和资产调整回避对下属企业的软预算约束,因此,不可避免地出现了社会主义"经济核算"问题,而且对这种模式进行市场取向的改革也难以解决这个问题。而具有"条块分割"历史沉淀的中国模式的社会主义却不同,由于地区间的竞争和公有制以外多种经济成分存在,使得地方政府可以通过选择不同的国有资产组合,并依据资本收益动态调整国有资产组合,从而成功破解了社会主义"经济核算"难题。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对社会主义具有更普遍的指导意义,"中国方案"将代替"苏联模式"推动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12 / 21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论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创新与发展 [J].
孙立冰 .
社会科学辑刊, 2014, (01) :100-106
[2]   米塞斯与奥地利学派经济学 [J].
杨春学 .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 2008, (04) :5-16
[3]   公有制企业的性质 [J].
周其仁 .
经济研究, 2000, (11) :3-12+78
[5]   公有制经济中的委托人—代理人关系:理论分析和政策含义 [J].
张维迎 ;
吴有昌 ;
马捷 .
经济研究, 1995, (04) :10-20
[6]   对内部人控制的控制:转轨经济中公司治理的若干问题 [J].
青木昌彦 ;
张春霖 .
改革, 1994, (06) :11-24
[7]   计划经济和商品经济是相互对立的吗? [J].
侯恒 .
学术研究辑刊, 1979, (00) :52-59
[8]   对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问题的看法 [J].
于光远 .
经济学动态, 1980, (07) :10-12
[9]  
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M]. 三联书店 , (英)F.A.冯·哈耶克著, 2003
[10]  
集体行动的逻辑[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美) 奥尔森 (Olson, 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