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秸秆还田和耕作方式对夏玉米农田土壤呼吸及微生物活性的影响

被引:65
作者
李晓莎
武宁
刘玲
冯宇鹏
徐旭
韩惠芳
宁堂原
李增嘉
机构
[1] 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土肥资源高效利用国家工程实验室/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
关键词
保护性耕作; 秸秆还田; 微生物生物量碳; 微生物活性; 土壤呼吸; 呼吸熵;
D O I
10.13287/j.1001-9332.20150413.004
中图分类号
S513 [玉米(玉蜀黍)]; S154 [土壤生物学];
学科分类号
0901 ; 071012 ; 0713 ;
摘要
采用基质诱导呼吸法和CO2释放量法,研究了冬小麦季长期不同耕作方式(常规翻耕、免耕和深松)和秸秆处理(秸秆还田和无秸秆还田)对夏玉米田土壤呼吸及微生物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还田和保护性耕作主要在0~10 cm土层起作用.秸秆还田能明显提高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和微生物活性,降低呼吸熵,在苗期和开花期提高土壤呼吸,而在灌浆期、腊熟期和收获期降低土壤呼吸;在相同秸秆处理条件下,深松和免耕比常规翻耕能显著降低土壤呼吸和呼吸熵,提高微生物生物量碳和微生物活性.整个生育期,秸秆还田结合保护性耕作能显著提高微生物生物量碳和微生物活性,降低呼吸熵,与常规翻耕无秸秆还田相比,深松秸秆还田和免耕秸秆还田0~10 cm土层微生物生物量碳平均提高了95.8%和74.3%,微生物活性提高了97.1%和74.2%.
引用
收藏
页码:1765 / 177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添加秸秆和磷素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J]. 张四海,黄健,骆争荣,董曙光,王意锟,朱强根,张龙,金爱武.应用生态学报. 2014(03)
[2]   耕作方式对华北农田土壤固碳效应的影响 [J].
魏燕华 ;
赵鑫 ;
翟云龙 ;
张二朋 ;
陈阜 ;
张海林 .
农业工程学报, 2013, 29 (17) :87-95
[3]   土壤微生物量测定方法及其利弊分析 [J].
孙凯 ;
刘娟 ;
凌婉婷 .
土壤通报, 2013, 44 (04) :1010-1016
[4]  
不同土壤耕作措施与秸秆还田对稻麦两熟制农田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的短期影响[J]. 杨敏芳,朱利群,韩新忠,顾克军,胡乃娟,卞新民.应用生态学报. 2013(05)
[5]   基于最小限制水分范围评价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 [J].
陈学文 ;
王农 ;
时秀焕 ;
张晓平 ;
梁爱珍 ;
贾淑霞 ;
范如芹 ;
魏守才 .
生态学报, 2013, 33 (09) :2676-2683
[6]   耕作方式对华北农田土壤有机碳储量及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J].
张明园 ;
魏燕华 ;
孔凡磊 ;
陈阜 ;
张海林 .
农业工程学报, 2012, 28 (06) :203-209
[7]   不同施氮水平对玉米生长季土壤呼吸的影响 [J].
吕佩毓 ;
柴强 ;
李广 .
草业科学, 2011, (11) :1919-1923
[8]   耕作方式对长期免耕农田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的影响 [J].
孔凡磊 ;
张明园 ;
范士超 ;
张海林 ;
陈阜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1, 19 (02) :240-245
[9]  
稻田秸秆还田:土壤固碳与甲烷增排[J]. 逯非,王效科,韩冰,欧阳志云,郑华.应用生态学报. 2010(01)
[10]   耕作方式对冬小麦田土壤呼吸及各组分贡献的影响 [J].
张宇 ;
张海林 ;
陈继康 ;
陈阜 .
中国农业科学 , 2009, (09) :3354-3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