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必须走现代化之路

被引:24
作者
钱津 [1 ,2 ]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
[2] 贵州财经学院
关键词
农业现代化; 工业化; 农民; 中国;
D O I
10.13713/j.cnki.cssci.2010.01.019
中图分类号
F320.1 [农业现代化道路、模式];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长期存在的小农生产结构必然要成为历史的陈迹,中国必须以农业现代化的实现确保新型工业化的实现,同时,中国的工业化在21世纪进入腾飞阶段之后,也已经具备了带动农业迅速走上现代化之路的强大实力和基本条件。农业现代化的规模经营将表明中国已经不再需要那么多的农民。强调维护小农家庭的生活及落后的农业人口简单再生产的延续,并不可以成为抵制规模经营的理由,而是忘记了中国现代化的目标就是要从根本上取消小农经济。在现代化的中国农业发展中,还需要实现农产品的市场化经营,实现公司化运作,即不需要政府的管理作用直接参与其中。在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农民的减少和转移到城市或城镇人员的社会保障问题,是极端重要的,是需要依靠理论界研究和全社会负责的。为了实现农业现代化,国家必须承担农业技术进步投入的责任,农民将付出极大的代价。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则是必须培育适应现代农业需要的新型农民。
引用
收藏
页码:85 / 93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应走什么道路 [J].
蒋和平 .
经济学家, 2009, (10) :58-65
[2]   为什么要维持小农生产结构 [J].
贺雪峰 .
贵州社会科学, 2009, (09) :4-9
[3]   社会转型视野下的农民工问题解读 [J].
曹飞 .
经济经纬, 2009, (05) :100-104
[4]   论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农业发展 [J].
钱津 .
经济纵横, 2009, (06) :38-41
[5]   职业病威胁两亿人口 [J].
张冉燃 .
瞭望, 2007, (19) :33-35
[6]  
国际金融危机对现代经济学的挑战.[M].钱津; 著.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7]  
中国统计年鉴.[M].国家统计局 编.中国统计出版社.1988,
[8]  
资本论.[M].马克思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人民出版社.1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