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陷盆地隐蔽油气藏形成机制——以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为例

被引:159
作者
李丕龙
张善文
宋国奇
肖焕钦
王永诗
机构
[1]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有限公司,中国石化胜利油田有限公司,中国石化胜利油田有限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中国石化胜利油田有限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中国石化胜利油田有限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山东东营 ,山东东营 ,山东东营 ,山东东营 ,山东东营
关键词
断坡控砂; 复式输导; 相势控藏; 隐蔽油气藏; 断陷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该文从断陷盆地隐蔽油气藏勘探实际出发,以隐蔽油气藏形成的主控因素为主线,系统分析了以断裂为主要表现形式的构造运动对沉积(储层)的控制作用,建立了断陷盆地"断坡控砂"模式;研究了断陷盆地输导体系类型及构成要素,提出了"网毯式"、"T-型"、"阶梯型"和"裂隙型"输导体系及其空间构成的复式输导关系;系统分析了"相"、"势"在油气成藏中的作用及耦合关系,提出了"相势控藏"的理论认识。
引用
收藏
页码:3 / 1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东营凹陷油气场环对应分布论 [J].
刘兴材,钱凯,吴世祥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96, (03) :185-190
[2]  
层序地层学原理及应用[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姜在兴等编著, 1996
[3]   含油气盆地的输导体系研究 [J].
张照录 ;
王华 ;
杨红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0, (02) :133-135
[4]   “构造坡折带”——断陷盆地层序分析和油气预测的重要概念 [J].
林畅松 ;
潘元林 ;
肖建新 ;
孔凡仙 ;
刘景彦 ;
郑和荣 .
地球科学, 2000, (03) :260-266
[5]   断陷盆地油气聚集模式及其动力学特征 [J].
李丕龙 .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 (04) :26-28+124
[6]   东营凹陷北带砂砾岩扇体勘探技术与实践 [J].
孔凡仙 .
石油学报, 2000, (05) :27-31+6
[7]   济阳坳陷探明石油地质储量特点分析 [J].
郭元岭 ;
赵乐强 ;
石红霞 ;
高磊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1, (03) :33-36+15
[8]   东营凹陷中央隆起带沉积体系及隐蔽油气藏 [J].
孙龙德 .
新疆石油地质, 2000, (02) :123-127+170
[9]  
东营凹陷储集体与油气分布[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李丕龙等著, 2000
[10]   输导层和岩性圈闭中石油运移和聚集模拟实验研究 [J].
曾溅辉 ;
王洪玉 .
地球科学, 1999, (02) :8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