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创新、利率市场化与互联网金融

被引:42
作者
戴国强 [1 ]
方鹏飞 [2 ]
机构
[1] 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
[2] 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监管创新; 利率市场化;
D O I
10.13891/j.cnki.mer.2014.07.013
中图分类号
F832.2 [银行制度与业务]; F822.0 [方针政策及其阐述]; F49 [信息产业经济];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020101 ; 020203 ;
摘要
互联网金融给整个金融行业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根本原因是存款利率管制导致的利率扭曲,直接原因是证监会的监管创新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由于构建在互联网企业的支付平台上,支付功能的提供使得互联网金融具有货币属性,成为活期存款的替代品。因此,互联网金融的本质是活期存款的利率市场化,它冲击了央行负责的存款利率市场化进程。此外,互联网金融有着较大的流动性风险,可能引发系统性危机,应将其纳入监管框架之下。
引用
收藏
页码:64 / 67+82 +8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金融市场化改革中的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 [J].
吴晓灵 .
金融研究, 2013, (12) :1-15
[2]   美国储贷协会危机对我国利率市场化的政策启示 [J].
刘胜会 .
国际金融研究, 2013, (04) :13-21
[3]   互联网金融模式研究 [J].
谢平 ;
邹传伟 .
金融研究, 2012, (12) :11-22
[4]   最优存款保险设计——国际经验与理论分析 [J].
姚志勇 ;
夏凡 .
金融研究, 2012, (07) :98-111
[5]   从美国次贷危机反思现代金融监管 [J].
廖岷 .
国际经济评论, 2008, (04) :38-41
[6]   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风险分析 [J].
邵伏军 .
金融研究, 2004, (06) :90-103
[7]   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中的金融安全问题分析 [J].
吴涛 .
金融研究, 2002, (11) :59-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