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工哺农”、“以工促农”与我国传统农业现代化

被引:20
作者
杨国才
潘锦云
机构
[1] 安庆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2] 安庆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安徽安庆
关键词
“以工哺农”; “以工促农”; 传统农业现代化;
D O I
10.16158/j.cnki.51-1312/f.2008.03.014
中图分类号
F320 [方针政策及其阐述];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以工哺农"主要是借政府"有形之手"实现工业对农业的利益回馈,"以工促农"则是借市场"无形之手"实现工业对农业的自然促动。推进我国传统农业的现代化,"以工哺农"与"以工促农"不可偏废,一方面要通过"以工哺农"来为"以工促农"创造条件,另一方面又要通过"以工促农"来引导"以工哺农"的方向。
引用
收藏
页码:49 / 5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略论发达国家农村建设的政策与措施 [J].
曾建民 ;
彭玮 .
江汉论坛, 2006, (12) :30-32
[2]   发达国家农业科技发展比较研究及对我国的启示 [J].
詹吉英 ;
顾孟迪 ;
李干琼 .
安徽农业科学, 2005, (11) :2178-2180
[3]   论新一轮宏观调控背景下的新“三农”政策——对“新农业政策”的一个扩展 [J].
杨国才 .
农业经济问题, 2005, (03) :30-34+79
[4]  
“以工促农”传导机制的整合及其政策建议[J]. 杨国才.改革. 2007 (05)
[5]  
中国发展问题报告[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张国, 2001
[6]  
改造传统农业[M]. 商务印书馆 , (美)西奥多·W.舒尔茨(TheodoreW.Schultz)著, 1987
[7]  
Econom ic Developm entwith Unlim ited Supplies ofLabour .2 LEWIS W.A. The M anchesterSchoolofEconom ic Studies . 1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