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集聚: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空间组织新形态

被引:419
作者
王如玉 [1 ]
梁琦 [1 ]
李广乾 [2 ]
机构
[1]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
[2]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中心
基金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
关键词
空间集聚; 虚拟集聚; 互联网+; 制造业;
D O I
10.19744/j.cnki.11-1235/f.2018.02.002
中图分类号
F424 [工业建设与发展]; F49 [信息产业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0202 ; 1201 ;
摘要
集聚是空间经济学的主线。在传统方式下,上下游企业在地理空间上集聚是一种典型形态。然而,"互联网+"催生了新的形态。本文提出"虚拟集聚"的新概念,研究虚拟集聚的类型和形成机理,阐释虚拟集聚的功能、载体、特征与模式,说明虚拟集聚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下产业变革的新理念,是"互联网+"下产业组织的新形态,是资源空间配置的新方式,是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新路径。本文为空间经济学、产业组织理论提出了新的研究领域,为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
引用
收藏
页码:13 / 21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外部性与集聚:一个文献综述 [J].
梁琦 ;
钱学锋 .
世界经济, 2007, (02) :84-96
[2]   空间经济学的渊源与发展 [J].
梁琦 ;
刘厚俊 .
江苏社会科学, 2002, (06) :61-66
[3]   企业簇群的创新过程研究 [J].
王珺 .
管理世界, 2002, (10) :102-110
[4]   专业化产业区的起源与演化——一个历史与理论视角的考察 [J].
金祥荣 ;
朱希伟 .
经济研究, 2002, (08) :74-82+95
[5]   新竞争经济学及其启示——评波特竞争优势理论 [J].
符正平 .
管理世界, 1999, (03) :216-217
[6]  
“互联网+”的支撑环境研究.[M].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中国发展出版社.2017,
[7]  
中国信息化建设的理论与政策研究.[M].李广乾.电子工业出版社.2016, 978-7-121-27581-4
[8]  
信息化促进中国经济转型升级.[M].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中心; 腾讯公司; 著.中国发展出版社.2015,
[9]  
空间经济学.[M].梁琦主译;藤田昌久(MasahisaFujita);保罗·克鲁格曼(PaulKrugman);安东尼·J.维纳布尔斯(AnthonyJ.Venables)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10]  
产业集聚论.[M].梁琦; 著.商务印书馆.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