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氧化氮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制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18
作者
王秀芬 [1 ]
崔姝雅 [1 ]
叶子芯 [1 ]
陈静宜 [1 ]
洪芬芳 [2 ]
杨树龙 [3 ]
机构
[1] 南昌大学医学部
[2] 南昌大学医学实验教学中心
[3] 南昌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理教研室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一氧化氮; 一氧化氮合酶; 一氧化氮生物利用度; 信号通路;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43.5 [动脉疾病];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01 ;
摘要
<正>动脉粥样硬化(AS)是动脉血管壁的慢性炎症性病变。内皮功能障碍是AS的早期始动环节。由血管内皮细胞(VEC)释放的一氧化氮(NO)在扩张血管,抑制血小板黏附、聚集,抑制白细胞-内皮细胞黏附和平滑肌细胞增殖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NO合成减少、生物利用度降低、NO通路功能障碍等参与了AS的发病过程。本文对最近几年NO在AS发病机制中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1 NO合成及其生物学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5459 / 5462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动脉粥样硬化研究概述 [J].
葛均波 .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5, 13 (06) :705-707
[2]   额尔敦-乌日勒对AS家兔血清NO含量及主动脉eNOS基因表达的影响 [J].
乌兰其其格 ;
麻春杰 ;
董平 ;
海英 ;
呼日乐巴根 ;
白龙 .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15, 33 (03) :603-605
[3]   一氧化氮与血管老化 [J].
谢林均 ;
何迪 ;
洪芬芳 ;
杨树龙 .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4, 54 (03) :70-75+91
[4]   一氧化氮/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在动脉粥样硬化过程中的作用 [J].
边宁 ;
龚博君 ;
郭军 ;
黄正一 ;
李自成 .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2014, 30 (03) :414-418
[5]   NO和维生素B6抑制血小板活化和聚集的研究进展 [J].
谭芳 ;
李代渝 .
重庆医学, 2011, 40 (07) :709-712
[6]  
一氧化氮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在颈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J]. 黄刚娅.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2009(12)
[7]   一氧化氮和心血管疾病(待续) [J].
陈小明 .
中华高血压杂志, 2008, 16 (09) :847-848
[8]   醛固酮、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与动脉粥样硬化 [J].
邓次妮 ;
沈潞华 .
临床内科杂志, 2007, (08) :575-576
[9]   一氧化氮介导内皮细胞对平滑肌细胞增殖的调节作用 [J].
高治平 ;
胡弼 ;
柯庆 ;
杨君佑 .
衡阳医学院学报, 1999, (01) :19-21
[10]  
Hypercysteinemia promotes atherosclerosis by reducing protein S-nitrosylation[J] . Yulong Chen,Ruihan Liu,Guangwei Zhang,Qi Yu,Min Jia,Chao Zheng,Yanli Wang,Cangbao Xu,Yaping Zhang,Enqi Liu.Biomedicine & Pharmacotherapy .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