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大学课堂向何处去?——“太极学堂”的理念与实践探索

被引:176
作者
桑新民 [1 ]
李曙华 [2 ]
谢阳斌 [1 ]
机构
[1] 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
[2] 南京大学哲学系
关键词
课堂教学模式; 太极学堂; 数字化学习; 网络课程; 学习环境; 开放大学; 学习方式变革;
D O I
10.13966/j.cnki.kfjyyj.2012.02.015
中图分类号
G642.4 [教学法与教学组织];
学科分类号
040102 ;
摘要
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是大学教学创新发展绕不过去的壁垒,大学课堂向何处去?这是21世纪大学创新发展必须回答的时代难题和攻坚战。本文对工业文明土壤中产生的传统课堂进行了深刻剖析,对当代大学改革前沿涌现的课程创新、课堂创新之典型个案进行了深层次评介,揭示了当今世界范围内传统课堂向高效学堂转型的历史潮流和大趋势。作者基于对信息时代大学学习方式创新的长期实践和理论研究成果,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与教育智慧,融会东西方大学精神,吸纳当代非线性科学理念与方法论,提出了"太极学堂"这一新理念,主张在网络课程与现实课程、学习主体与学习环境的双向建构、"太极运转"中,使中国大学的课堂焕发生命活力。"太极学堂"以"诚信"为本,以信息技术和学习科学为两大杠杆,以促进学习方式变革为目标,是信息时代大学课程与教学创新的孵化器,从中可生长出大学的优秀课程、优秀教师、优秀学生。本文介绍了"太极学堂"工程设计的思路及其在南京大学本科教学创新中的初步探索,提出了"变消费式学习为生产式、创造式学习"的构想,提出了"化整为零"的大学学习评价和网络课程开发之新思路,提出了"零存整取"的高校"学分银行"新模式,形成了21世纪大学课堂教学创新发展的一种整体战略。
引用
收藏
页码:9 / 21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透视“翻转课堂” [J].
张跃国 ;
张渝江 .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12, (03) :9-10
[2]   P2PU:开放的网络学习社区 [J].
贾义敏 ;
候爽 ;
江丽君 .
现代教育技术, 2011, 21 (08) :9-13
[3]   21世纪:学习向何处去——绿色学习研究论纲 [J].
桑新民 ;
谢阳斌 .
开放教育研究, 2011, 17 (02) :10-16
[4]   学习主体与学习环境双向建构与整体生成——创造全球化时代的学习文化与教育智慧 [J].
桑新民 .
教育发展研究, 2009, (23) :58-65
[5]   探索中国远程教育的强国之道——远程教育发展的战略思考 [J].
桑新民 .
开放教育研究, 2006, (06) :4-6
[6]   当代科学的规范转换——从还原论到生成整体论 [J].
李曙华 .
哲学研究, 2006, (11) :89-94
[7]   生成的逻辑与内涵价值的科学——超循环理论及其哲学启示 [J].
李曙华 .
哲学研究, 2005, (08) :75-81+128
[8]   探索信息时代高校课程与教学的新模式 [J].
桑新民 .
中国大学教学, 2005, (06) :38-41
[9]   信息时代的科学精神与科学教育 [J].
李曙华 .
教育研究, 2000, (11) :12-18
[10]  
史蒂夫·乔布斯[M]. 中信出版社 , (美) 艾萨克森,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