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贸易顺差成因研究——基于跨时最优消费理论的实证分析

被引:44
作者
赵文军 [1 ]
于津平 [1 ,2 ]
机构
[1] 南京大学经济学院
[2] 南京大学国际经济研究所
关键词
贸易顺差; 跨时最优消费理论; Johansen协整分析; Granger因果检验; VEC模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752.6 [进出口贸易概况];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20206 ; 0701 ; 070104 ;
摘要
本文首先在跨时最优消费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以中国贸易收支为研究对象的理论模型和相应的计量模型,然后运用Johansen协整分析法、Granger因果检验法及VEC模型对中国在1978—2006年间贸易顺差的成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长期而言,中国实际资本存量和实际资本使用成本与贸易顺差均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中国居民实际财富和政府实际消费支出与贸易顺差显著负相关;中国实际资本存量高速增长和居民实际财富缓慢爬升是贸易顺差快速增加的主要原因。短期内,实际资本存量与居民实际财富的变化对贸易收支的影响具有一定的滞后性,甚至会出现与长期关系相反的现象。根据上述分析结果,本文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29 / 38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中国进出口贸易顺差的原因、现状及未来展望 [J].
王晋斌 ;
李南 .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07, (11) :19-25
[2]   外国直接投资对中国企业的溢出效应分析:来自中国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的报告 [J].
平新乔 ;
关晓静 ;
邓永旭 ;
李胤 ;
梁爽 ;
陈工文 ;
章椹元 ;
周艺艺 .
世界经济, 2007, (08) :3-13
[3]   我国贸易顺差存在的根源与发展趋势研究 [J].
张家胜 ;
祁春节 .
财经研究, 2007, (08) :28-40
[4]   从资源禀赋角度看我国贸易顺差 [J].
余芸春 .
经济管理, 2007, (05) :19-22
[5]   R&D与生产率——基于中国制造业的实证研究 [J].
吴延兵 .
经济研究, 2006, (11) :60-71
[6]   中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现象研究:对中国外汇储备突破万亿美元的理论思考 [J].
卢锋 .
世界经济, 2006, (11) :3-10+95
[7]   中国的双顺差:性质、根源和解决办法 [J].
余永定 ;
覃东海 .
世界经济, 2006, (03) :31-41
[8]   FDI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J].
余永定 .
国际经济评论, 2004, (02) :22-23
[9]   中国工业的区位基尼系数——兼论外商直接投资对制造业集聚的影响 [J].
梁琦 .
统计研究, 2003, (09) :21-25
[10]   对中国资本存量K的再估计 [J].
张军 ;
章元 .
经济研究, 2003, (07) :35-43+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