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膀胱特定穴对急性尿潴留后家兔的膀胱内压和膀胱组织ATP的影响

被引:8
作者
吴聪英
程莉莉
睢明河
机构
[1] 北京中医药大学
关键词
电针; 膀胱特定穴; 膀胱内压; 三磷酸腺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45.97 [];
学科分类号
100512 ;
摘要
目的:观察电针膀胱特定穴委中、中极、膀胱俞对急性尿潴留后家兔的膀胱内压和膀胱组织三磷酸腺苷(ATP)浓度的影响,探讨膀胱的特定穴与膀胱的相对特异性。方法:将48只健康成年雄性家兔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电针非经非穴组、电针委中组、电针中极组、电针膀胱俞组,每组8只。除正常组外,其余5组均向家兔膀胱灌注2倍于膀胱容量的37℃温生理盐水(大约40 ml),并停留2 h,制作急性尿潴留模型。电针组通过生物机能信号采集系统观察电针前、急性尿潴留后家兔膀胱内压的变化,所有组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家兔膀胱组织的ATP浓度。结果:与电针前比较,电针委中组、中极组和膀胱俞组的膀胱内压均明显升高(P﹤0.05);与委中组和中极组比较,电针后膀胱俞组的家兔膀胱压力明显偏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后委中组和中极组的膀胱组织ATP含量明显较高(P﹤0.01);与膀胱俞组和非经非穴组比较,委中组和中极组膀胱组织ATP含量明显较高(P﹤0.01)。结论:电针膀胱特定穴委中、中极、膀胱俞,从膀胱内压来看,膀胱俞效果较好,有利于急性尿潴留的及时排尿;而从膀胱组织ATP浓度来看,委中和中极效果较好,有利于膀胱组织ATP浓度的升高,对ATP活性下降的膀胱组织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55 / 58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实验针灸学.[M].邓春雷;殷克敬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
[2]  
针灸学现代研究与应用.[M].郭长青等主编;.学苑出版社.1998,
[3]   中极穴埋针的临床应用 [J].
蔡晓刚 .
针灸临床杂志, 2009, 25 (08) :29-31+58
[4]   活性氧在急性尿潴留大鼠膀胱功能损害中的作用研究 [J].
李文刚 ;
方强 ;
杨景 ;
宋波 ;
文前军 .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05, (04) :331-333
[5]   针灸对实验性家兔神经损伤尿潴留的影响 [J].
孙曙霞 ;
高希言 .
针刺研究, 2003, (04) :263-266
[6]   下合穴与脏腑相关性探析 [J].
赵艳鸿 ;
王富春 .
针灸临床杂志, 2002, (11) :6-7
[7]   新斯的明膀胱俞封闭治疗术后尿潴留 [J].
丁兰春 ;
逄余三 .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1999, (08) :0-0
[8]   论俞募穴及其临床应用 [J].
蒋先勇 .
湖南中医杂志, 1995, (S1) :1-2
[9]   针刺治疗无抑制性神经原性排尿障碍60例临床报告 [J].
高维滨 ;
杨俊丽 ;
孙远征 ;
聂卉 ;
刘妹娜 .
中国针灸 , 1993, (04) :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