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业不良资产生成机制:基于经济转型的分析框架

被引:10
作者
高鹤
机构
[1]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关键词
不良资产; 经济转型; 财政分权;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32.3 [金融组织、银行];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摘要
本文从经济转型的视角,提出了一个分析中国银行业不良资产生成机制的理论框架。该框架表明,在我国经济转型过程中,源于财政分权的地方政府行为的差异,和源于政治集权的银行主导型融资结构的结合,使得我国银行在各地区分别积累起了因经济周期、金融财政化及政策干预等原因而导致的巨额不良资产,从而使得这些不良资产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和企业所有制结构特征。因此,要阻止新的不良贷款的产生,不能仅仅依赖于金融体系的改革,还必须进一步改革财政分权制度,完善分税制,实现地方政府行为的转变。
引用
收藏
页码:1 / 9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国有商业银行账面不良贷款、调整因素和严重程度:1994-2004 [J].
施华强 .
金融研究, 2005, (12) :25-39
[2]   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三个分析视角 [J].
廖国民 ;
周文贵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5, (05) :17-26
[3]   银行不良资产率呈地域特征 [J].
易纲 .
市场周刊(研究版), 2005, (03) :35-35
[4]   不良资产处理、股份制改造与外资战略——中日韩银行业经验比较 [J].
王一江 ;
田国强 .
经济研究, 2004, (11) :28-36+68
[5]   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内生性:一个基于双重软预算约束的分析框架 [J].
施华强 .
金融研究, 2004, (06) :1-16
[6]   对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成因的制度分析 [J].
沈梅 .
武汉金融, 2002, (10) :23-25
[7]   我国银行不良贷款与银行改革政策的建议 [J].
聂庆平 .
经济科学, 2002, (03) :22-31
[8]   欠发达地区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化解难问题研究 [J].
中国人民银行天水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
金融研究, 2002, (05) :113-121
[9]  
中国城市金融生态环境评价[M]. 人民出版社 , 李扬, 2005
[10]  
当代中国经济改革[M]. 上海远东出版社 , 吴敬琏著,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