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公路运输成本的长三角轴—辐物流网络的构建

被引:39
作者
徐建 [1 ,2 ]
曹有挥 [1 ]
孙伟 [1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关键词
物流网络; 轴—辐系统; 长三角; 网络层次;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542 [中国陆路、公路运输经济];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082303 ; 1201 ; 0202 ; 0701 ; 070104 ;
摘要
对区域物流网络的研究进行了基本的总结和归纳,分析了轴辐侍服网络的内涵及其在区域物流网络构建中的比较优势.针对长三角目前区域物流发展的基本情况,指出了当前该区域存在着网络布局不合理、层次不清晰等问题,设计了物流中心性指数的指标评价体系,确立了网络的一级轴心(hub)和二级轴心(sub-hub);考虑到城市间物流强度数据获取具有一定的难度,作者通过交通成本作为网络构筑的条件,以势能模型(potential)为运算原理,通过区域内物流成本的位势差,即各个节点与轴心间交通成本,实现对网络的构建和优化;以GIS的网络分析方法(栅格算法)为技术支撑,确定了轴心的辐射范围,构建了上海为一级轴心,南京、苏州、无锡、杭州、宁波为二级轴心的三个层次的区域物流网络;并对各个重点物流枢纽的职能定位与发展方向作了相应的分析.
引用
收藏
页码:911 / 919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Embedding economies of scale concepts for hub network design.[J].Mark W. Horner;Morton E. O'Kelly.Journal of Transport Geography.2001, 4
[2]  
A geographer's analysis of hub-and-spoke networks.[J].Morton E O'Kelly.Journal of Transport Geography.1998, 3
[3]  
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的模式和机制.[M].洪银兴;刘志彪等著;南京大学长江三角洲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4]  
经济、环境等非线性系统的预测和调控.[M].田瑾等著;.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
[5]  
现代物流学.[M].王之泰著;.中国物资出版社.1995,
[6]   长三角货流的演化及变动趋势分析 [J].
徐建 ;
曹有挥 .
中国软科学, 2008, (07) :62-68
[7]   基于航空网络的中国城市体系等级结构与分布格局 [J].
薛俊菲 .
地理研究, 2008, (01) :23-32+242
[8]   长江三角洲公路网络的可达性空间格局及其演化 [J].
吴威 ;
曹有挥 ;
曹卫东 ;
徐建 ;
王玥 .
地理学报, 2006, (10) :1065-1074
[9]   省级地域公路货运的空间联系探讨——以辽宁省为例 [J].
张建松 ;
韩增林 ;
董晓菲 .
地理科学进展, 2006, (04) :96-107
[10]   河南省城市的经济联系方向与强度——兼论中原城市群的形成与对外联系 [J].
苗长虹 ;
王海江 .
地理研究, 2006, (02) :222-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