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的时空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基于省域的空间计量分析

被引:19
作者
毕斗斗
方远平
Bryson John
谢蔓
唐瑶
机构
[1] 华南理工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
[2] 华南师范大学旅游管理学院
[3] 伯明翰大学商学院
[4] 中山大学新华学院
[5] 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空间差异; 影响因素; 探索性数据分析; 中国省域;
D O I
10.15957/j.cnki.jjdl.2015.08.015
中图分类号
F719 [服务业];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5 ; 1202 ; 120202 ;
摘要
基于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法研究我国31个省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空间分布特征,并采用空间常系数模型和首次运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分析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其地区差。研究发现,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存在地区发展集聚性,总体发展水平呈现出东部沿海—中部—西部地区逐渐降低的中心—外围空间结构。信息技术、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化、经济开放度、地理位置与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生正向相关。与理论假设相反的是,工业化、人力资本、市场化、产权变迁与生产性服务业有负相关关系。并且,各因素的影响程度随着空间位置的移动而变化。研究也发现地区之间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存在竞争和极化效应,低梯度地区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有被高梯度地区"极化"的趋势。
引用
收藏
页码:104 / 113
相关论文
共 31 条
[1]  
W. RichardGoe.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Nonmetropolitan Growth Nodes in Producer Services Industries, 1980–1990*[J]. Rural Sociology . 2009 (3)
[2]  
William J. Coffey.THE GEOGRAPHIES OF PRODUCER SERVICES. Urban Geography . 2000
[3]   广东省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与空间差异研究 [J].
吴智刚 ;
段杰 ;
阎小培 .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03) :131-139
[4]  
Richard Shearmur,Christel Alvergne.Intrametropolitan Patterns of High-order Business Service Location: A Comparative Study of Seventeen Sectors in Ile-de-France. Urban Studies . 2002
[6]   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影响因素与发展策略研究 [J].
祝新 .
生产力研究, 2011, (02) :108-109+205
[7]   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战略选择——基于产业互动的研究视角 [J].
吕政 ;
刘勇 ;
王钦 .
中国工业经济, 2006, (08) :5-12
[8]   都市生产性服务业外向发展机制及影响因素——基于我国15个副省级城市1999—2008年面板数据的研究 [J].
胡国平 ;
徐显峰 ;
刘军 ;
刘晓博 .
宏观经济研究, 2012, (03) :40-47
[9]  
杨玉英,著.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战略[M]. 经济科学出版社, 2010
[10]  
李江帆主编.中国第三产业发展研究[M]. 人民出版社,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