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部大兴安岭重力梯级带域地球物理场特征及其成因

被引:52
作者
杨宝俊
刘万崧
王喜臣
李勤学
王建民
赵雪平
李瑞磊
机构
[1] 吉林大学地球物理系,吉林大学地球物理系,吉林大学地球物理系,吉林大学地球物理系,吉林大学地球物理系,吉林大学地球物理系,吉林大学地球物理系长春,长春,长春,长春,长春,长春,长春
关键词
大兴安岭—太行山—武陵山; 重力梯级带; 东亚大陆边缘地带; 板块运动; 三结点模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14 [地热学];
学科分类号
070801 ;
摘要
综合利用 7条地学断面 (GGT)资料研究了大兴安岭重力梯级带附近的壳幔地球物理特征模式 .分析了形成上述地球物理特征的 3种因素 :东亚大陆边缘周边三大板块运动、地幔流运动和地幔热柱 .对大兴安岭重力梯级带的重力异常的正演拟合结果表明 ,壳幔物质密度不均匀和莫霍界面起伏造成该带的重力异常 .地应力场的综合作用产生了该重力梯级带系列地球物理特征 .最后 ,探讨了大兴安岭重力梯级带成因机制 ,提出了以“挤”、“涌”为动力的“三结点模型” .
引用
收藏
页码:86 / 97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在地学断面域内用地震学方法研究大陆地壳.[M].杨宝俊著;.地质出版社.1999,
[2]  
阿尔泰—台湾地学断面论文集.[M].袁学诚主编;.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7,
[3]  
中国大陆根-柱构造.[M].邓晋福等著;.地质出版社.1996,
[4]  
华北地台中部生代闪长质岩石及深源岩石包体.[M].许文良等著;.地质出版社.1993,
[5]  
中国东部中·新生代板内变形构造应力场及其应用.[M].万天丰著;.地质出版社.1993,
[6]  
中国海区及邻域地质地球物理特征.[M].刘光鼎主编;.科学出版社.1992,
[7]  
地球物理学基础.[M].傅承义;陈运泰;祁贵仲 著.科学出版社.1985,
[8]  
固体地球物理学导论.[M].曾融生 著.科学出版社.1984,
[9]   松辽盆地隆起区地壳反射结构与“断开”莫霍界面 [J].
杨宝俊 ;
唐建人 ;
李勤学 ;
王建民 ;
S.A.Faisal ;
李瑞磊 ;
王洪志 ;
李占林 ;
张慧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3, (02) :170-176
[10]   松辽盆地深部反射地震探查 [J].
杨宝俊 ;
唐建人 ;
李勤学 ;
刘财 ;
刘振彪 ;
邓世玉 ;
李青仁 ;
王洪志 ;
李占林 ;
王功先 ;
董世学 ;
冯晅 ;
郑海山 ;
王世煜 .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1, (04) :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