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地区工业结构趋同现象及成因探讨

被引:9
作者
刘作丽
贺灿飞
机构
[1] 北京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系
关键词
产业结构趋同; 比较优势; 京津冀地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427 [地方工业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摘要
利用我国第一次经济普查数据分析京津冀地区工业结构趋同现象,并采用计量模型探讨工业结构相似的影响因素。总体而言,京津冀区域内13个城市间工业结构存在一定的相似性,但相似程度随产业细分而显著下降。北京—天津—廊坊和唐山-邯郸-邢台是该区域内工业结构相似性最强的两个地区,前者同构主要发生在利润率高和市场潜力大的产业上,但中小类产业已呈现一定的分工格局;后者同构则主要发生在资源密集型产业上,同构在产业中类层面仍相对严重。统计分析表明,相似比较优势、国有资本比例过高带来的贸易壁垒以及地理区位等因素是京津冀区域内不同城市之间工业结构趋同的重要原因。
引用
收藏
页码:62 / 66+76 +7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长三角省际贸易强度与制造业同构的关系分析 [J].
王志华 ;
陈圻 .
产业经济研究, 2007, (01) :45-50
[2]   长三角地区制造业结构趋同的实证分析与理性思考 [J].
靖学青 .
学习与实践, 2006, (10) :21-25
[3]   我国产业结构趋同成因分析综述 [J].
韦智兰 ;
陈君 ;
封永梅 .
改革与战略, 2006, (03) :21-23
[4]   产业趋同:地方官员行为的经济学分析 [J].
张晔 ;
刘志彪 .
经济学家, 2005, (06) :63-68
[5]   区域产业同构的演化轨迹及其原因分析 [J].
周国富 ;
陈玲 .
统计与信息论坛, 2005, (06) :18-22+43
[6]   对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问题的再认识 [J].
邱风 ;
张国平 ;
郑恒 .
中国工业经济, 2005, (04) :77-85
[7]   长江三角洲地区制造业结构趋同与竞争绩效 [J].
王志华 ;
陈圻 .
统计研究, 2005, (03) :33-36
[8]   地方保护主义对地区产业结构的影响——理论与实证分析 [J].
胡向婷 ;
张璐 .
经济研究, 2005, (02) :102-112
[9]   长江三角洲地区制造业同构与经济效益的关系 [J].
鲍华俊 ;
徐青 ;
王德全 .
经济论坛, 2004, (23) :20-21
[10]   长江三角洲地区工业的区域分工协作现状及产业结构趋同现象浅析 [J].
赵丽 ;
夏永祥 .
苏州大学学报, 2004, (04) :35-41